
■ 张国栋 职员
“喝牛奶致癌”“牛奶越喝越缺钙”……近年来有关乳业的谣言满天飞。日前,中国食品辟谣联盟曝光了乳业十大谣言。该联盟表示,这些高频率转发的谣言,使消费者对乳制品望而却步,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同时,会上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奶制品质量并不逊于进口产品,奶产品质量处于历史最好水平。(5月12日《广州日报》)
“喝牛奶致癌”、“牛奶越喝越缺钙”等乳业十大谣言尽管根本不值一驳,但竟然很有“市场”,甚至“给处于转型升级中的中国乳业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谣言可畏,由此可见一斑。
权威部门通过对乳业谣言梳理、求证、分析,力图将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传达给消费者,既体现了责任担当,更是务实之举。相信这些谣言从此将没了“市场”,也相信广大消费者对我国乳业及其制品会有进一步的认知和感受,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我国奶业、重塑全社会乳品消费信心。
但需要指出的是,对这等“乳业谣言”不应一“辟”了之。首先,对于有人恶意编造谣言,扰乱社会、市场秩序的行为,除了进行道德上的谴责,还应由公安部门出面,查找谣言的源头,依法制裁恶意编造和传播谣言者。
其次,“乳业谣言”之所以能够被广泛传播,还和当前公众相关常识匮乏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除了辟谣,还应加强食品安全政府信息公开和科普宣传教育,让谣言真正止于智者。据悉,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都已上线,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甄别食品安全信息真伪的平台。
笔者以为,尽管我国乳业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是“不可饶恕”的问题,但诚如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所言,谣言的传播影响了中国乳业的舆论环境。
因此,除了乳业行业要自我革命,励精图治,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以取信于民,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应该联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更好地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