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阿里被暂停IACC成员资格的弦外之音

企业报道  2016-05-20 17:47:57 阅读:

  ■ 莫开伟 财经评论员

  在阿里上月宣布加入国际反假联盟(IACC)后,Gucci、Michael Kors等成员先后因此退会,多名会员表示不满。14日,IACC宣布“因为某些成员的顾虑”,董事会决定暂停阿里所属的“一般会员”类别,之后会做更详细的讨论和考虑。阿里表示集团已获悉IACC的公开信,“但这不会影响我们既有的关系和共同合作项目。”(5月15日北京青年报)

  据披露,暂停阿里会员资格,是因为阿里长期打假不力以及传出阿里与IACC总裁之间有利益输送、易诱发道德风险等两大原因。但在笔者看来,这两个理由其实站不住脚,也难以服众。一方面,阿里一直致力于打假,态度诚恳,也取得了不菲的业绩。据资料显示,自2013年阿里与IACC合作实施“快速下架机制”以来,IACC成员能识别并快速撤下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平台上的侵权商品;假货投诉成功率达到了100%,接近5000个卖家前台店铺因售假被关闭,超过16万种侵权商品被下架。因此,指责阿里作为全球电商巨头在打假态度上“一直是只说不做”,是不客观的,也有失公允。另一方面,即便阿里与IACC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也可通过国际相关法律来解决或仲裁,而不应用暂停会员资格来解决。

  很显然,一些国际奢侈品牌公司以纷纷退出该组织相威胁,逼迫IACC暂停阿里会员资格,其背后其实另有隐情,也让人不难猜出其弦外之音。

  其一,阿里作为全员最大电商平台,进入IACC后,其经营活动会渗透或影响世界很多国家商业经济活动,意味着更多价廉物美的商品流入世界各地,也必然会抢占部分市场份额,这对历来在世界销售市场上占居主要竞争地位并形成行业垄断优势的奢侈品大公司,无疑会带来威胁和挑战,会使其竞争陷入被动,利润受到消减。因此,他们会抓住任何弱点或商业纰漏而大肆攻击阿里,从而在全球对阿里电商形成打击态势,达到自己继续占领世界销售市场主阵地,并获取高额垄断商业利润的目的。

  其二,阿里电商作为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加入IACC组织,意味着中国企业正式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这对那些长期占居商业垄断地位的所谓国际品牌大公司,无异于当头棒喝,让他们深深感受到来自中国企业竞争的压力。由此,中国企业的崛起和复兴,也让世界奢侈品大牌公司们胆颤心惊,害怕丧失世界垄断地位,故,想方设法,找出各种理由来阻止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遏制中国企业分享他们既得的垄断商业利益,其野心昭然若揭。

  其三,国际反假联盟是专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国际非营利组织,拥有超过250个奢侈时尚品牌会员,这些会员多出自经济发达国家,且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让人不能不产生联想:这样一个非营利组织是否会受到政治干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崛起可能会令一些国家担忧,不排除某些国家政府暗地支持经济发达体企业阻止中国企业进入IACC的可能性。

  其四,某些国际著名奢侈品公司以退出IACC组织相要挟,难道他们自己的品牌就没有假货存在?一些在中国境内不惜重金补贴开设的专卖店及境外专卖店,就真的货真价实?回答是否定的。据上海证券报披露,一些在境外专卖店购买的奢侈品也存在不少假货。2013年中国一消费者在欧洲地区的爱马仕专卖店共购入6个高端包,单价均在45万元人民币以上。经验证,其中4个是假货;而且还有一些国外奢侈品销售商看人叫价,看到中国人就高喊几倍的价钱,存在严重商业价格欺诈行为。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因此,杜绝假货是一个世界性的商业难题,国际奢侈品大公司因为阿里曾经有过假货就阻止其进入IACC,其意图很简单:他们试图阻止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进入世界,其垄断商业利益之心不言自明。

  由此,暂停阿里国际打假联盟成员资格,从表面上看理由充足,但实质上用心险恶。阿里被暂停国际打假联盟成员资格,虽然拳头砸在阿里脸上,但痛的不止是阿里,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应保证足够话语权,以便为将来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撑腰壮胆,让中国企业走出去永远没有后顾之忧。


更多专题
蓉城筑新巢 凤凰彩云飞

  ——中铁五局成都工程公司发展纪实

聂忠海秋空霁海

“国有企业不缺人才、不缺技术、不缺资金,缺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缺的是只争朝夕的文化,争创一流的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