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网络视频令人忍俊不止,而家乐福和蒙牛一块月饼引发的冲突除了令人发笑外,也令人深思。近年,因召集一百多名员工采取不当方法“抗议”超市摊派月饼,郑州蒙牛公司与郑州家乐福超市发生冲突。蒙牛方面有3人受伤,家乐福方面有1人受伤。(《中国青年报》)
报道称,郑州家乐福超市要求郑州蒙牛公司购买3万元的月饼,否则将对该公司“采取措施”,蒙牛公司想把摊派的月饼减少到1万元,可协商未果。于是,家乐福将蒙牛产品降价销售,逼迫该公司就范。但蒙牛也不示弱,决定采取“抗议”措施:组织100多名员工,每人持百元钞票到家乐福购买1元左右的低价商品,让超市零钞紧缺,销售出现混乱。
两家知名企业以一种幼稚的方式着实“黑色幽默”了一把。但如果认真思考这个事件背后隐藏的东西,这种黑色幽默也无法令人发笑,而是让人感觉到卖场和供货商关系紧张仍是一个严峻现实。
近几年来,不时听到供货商抱怨遭受卖场以各种方式刁难、挤对,因受卖场的挟制,一般的供货商都忍气吞声接受卖场的霸王条款。这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潜规则。可以佐证的是,《中国青年报》在报道郑州家乐福和蒙牛冲突的同时,又发表了一篇记者调查的文章,文章说,摊派月饼的情况并不只发生在家乐福,几家大型超市也有类似的情况。并且,除了超市卖场,不少生产月饼的酒店、饭店等,也普遍存在摊派月饼的情况,而且,月饼价格还很昂贵。
看来郑州家乐福公司强行“摊派”月饼只是这股暗流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只不过过程和结局令人发笑。
公允地说,家乐福这种挟“我的地盘我做主”之威进行霸王硬上弓式的摊派确实不厚道。然而,蒙牛公司的做法也值得反思,毕竟采取“组织员工持百元钞票购买1元左右的低价商品,让超市零钞紧缺”的措施也只能使事态扩大。这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活”的报复行动毕竟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留下后遗症。
卖场和供货商本来应该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两者不可或缺,双方应该寻求合作共赢,然而两者却经常“兄弟阋于墙”,干戈相向。因为卖场掌握着供应商的销售命脉,在完全竞争行业中,卖场可以选择多种产品进行经营,相对来说处于优势地位,正是如此,供应商和卖场的纠纷往往是卖场负主要责任。此次,郑州家乐福摊派月饼实际上也是在重复以前卖场和供货商纠纷的老故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次没有想到惹得蒙牛发了“牛”脾气,一怒之下同家乐福顶了起来。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从制造到最终被消费,经过多个环节,目前看来,流通环节中的卖场占有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完全竞争行业。不得不承认,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直在市场经济中起作用。而在合作领域,这种丛林法则长期起作用是令人遗憾的。
表面上看,家乐福和蒙牛的这次冲突都是月饼惹的祸,但在深层次上,它反映了中国企业在经营中的规范性问题,折射了企业的合作关系、法制规范、经营理念上的短板。解决此类问题,不仅需要法制部门努力,也需要企业的努力。而且企业的自我规范更有现实意义。据家乐福说,摊派月饼只是个别主管的主意,言外之意,这件事情不是家乐福的企业行为。但是无论如何,家乐福这种做法都有欠妥之处。家乐福商业贿赂事件刚刚平息,又发生了摊派月饼引发武斗事件,家乐福在中国的经营管理是到反思的时候了。
中秋佳节将至,象征团圆美满的月饼也在热销中,但家乐福和蒙牛因月饼发生了冲突,既破坏中秋节团圆的气氛,又伤害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很不值得。但愿其他企业引以为鉴,不再发生类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