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经济学迫切需要辩证思维 ——学习总书记4.19讲话心得

企业报道  2016-05-26 17:54:43 阅读:

  ■ 陈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4.19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我们的经济学研究迫切需要学习和运用辩证法,大力提倡辩证思维实在是当务之急。例如在讲话的第五个问题中,谈到了“增强互联网企业使命感、责任感,共同促进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对此,他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三个“并”:“鼓励支持和规范发展并行”,“政策引导和依法管理并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这三个“并”及其所体现的思维逻辑,值得每一个从事经济理论研究与政策讨论的人深思。

  回顾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学领域中形而上学和绝对化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政府管得越少越好”、“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是经营的唯一目标”等等。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唯利是图”似乎是有理的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似乎不能再提了,“点击率第一”、“收视率第一”、“码洋第一” 等等则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些现象的产生无疑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原因,但是,理念和思想方法上偏颇无疑是重要的、根本性的原因。“只有”、“唯一目标”、“越少越好”这些典型的绝对化的用语,在社会上产生了众多不良影响,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哗众取宠心态固然是产生这些现象的一种诱因,但是从根本上说,则是由绝对化的传统思维方式导致的。从来没有人只用一只手做事情,然而一说到经济政策的讨论,一些人就主张只能用“看不见的手”,不能用“看得见的手”。这不是违反常识的咄咄怪事吗?

  总书记在讲话中还非常具体地点出了四种突出表现:“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 请注意这里的用语:“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这里再一次体现了辩证的思维方法。不是完全不考虑点击率,而是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我们不妨对比一下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思维方法。

  人们的行为是受理念和思维方法指导的,对于经济管理工作来说,关键的人是公务员和企业家。经济学理论的任务就是为这些人提供理念和思维方法。说得具体一点,经济学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经济和社会这个复杂系统的运作和发展的规律。在这个基本点上,可以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形而上学的、绝对化的思维,往往导致把好的政策念歪,在做好事的名义下做坏事。几十年来,从大跃进到强迫拆迁,我们见到的还少吗?有人说,什么“兼顾” 、什么“并举” ,实际操作太难,不如“一刀切”方便、省事。这倒是真的 。形而上学和绝对化是懒人的防空洞和避风港,是上推下卸的最聪明的办法。按辩证法做事,就必须老老实实地研究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实事求实地做出决定,并加以实施。用这样的标准考察一下我们今天的经济学,包括理论研究和教学,实在差得太远。众多西方的经济学家,例如布坎南、斯蒂格里兹等,对此都早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科斯更是明确地指出,现在课堂上讲的是“黑板经济学”。我们现在的经济学,究竟在向学生灌输什么样的理念和思维方法呢?我曾多次问过学生,你们学了那么多经济学的课,最深的印象什么?结果是令人震惊的。在一定意义上讲,刚才提到的那一些形而上学的、绝对化的理念,已经灌输到我们的学生中间,而他们将是今后几十年,决定中国未来的公务员和企业家、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

  因此,为了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急需进行改革,急需大力提倡辩证法,清除形而上学的、绝对化的思维方法的种种影响。没有这样的正本清源的改造,我们的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就无法适应新时期的现实要求。

  写到这里,又读到习近平总书记5.17关于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我认为),经济学的革新在各学科里恐怕应该是最为迫切、最为急需的。我们建议,以学习总书记的两次讲话为契机,从理论研究入手、以教材和教科书的编写为目标,把我国经济科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更多专题
微笑面对荣誉和危机

微笑着面对荣誉、微笑着面对危机。我眼中的俞巧仙是一个习惯了微笑的美丽女人。

拓荒浙江的金融系统

一直以来,东亚银行在业界以楼宇按揭著称,东亚银行进入杭州市场,房贷业务成为重中之重。东亚杭州秉承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