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开启农业物联网新时代的“小岗村”

企业报道  2016-06-14 18:10:35 阅读:
核心提示:——访安徽省行业品牌创新人物、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珍玉

  ■ 本报记者 宗毅

  不久前,作为中国农业物联网的创始人,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珍玉,邀请记者去他办公室谈智慧农业发展与前景。他说:“30多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个农民按下血手印,由此开启农业大包干的时代,30年后,我作为安徽省政协委员,6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三农’的服务,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农业物联网为‘三农’服务,企业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支持和长足的发展。”徐珍玉说:“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融合中,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这么高深玄妙的高科技很少有人会将之与农业联系起来,然而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坤’)就是这样一家在外人看来很‘土’的农业物联网公司。”

徐珍玉

  6年来,朗坤坚持不懈地与农民打交道,做与农业相关的“土里土气”的事,逐渐成长为全国农业物联网的龙头企业。2015年度中国物联网十大品牌评选中,朗坤超过远望谷和大唐电信,排在新大陆之后位列第二名,而且是十家上榜企业中唯一一家农业物联网企业。朗坤董事长徐珍玉在接受专访时欣喜地说:“这是朗坤执着‘三农’追求的必然结果。”

  用物联网把“三农”问题有机统筹起来

  中国民间“三农”问题研究者、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前党委书记李昌平当年曾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徐珍玉对此深有同感,他感慨地说:“要以农业为事业,必须是有情怀的人去做,要用心、用情甚至付出生命去从事农业。”

  谈及朗坤的发展,徐珍玉自豪地说:“农业物联网的大数据与专家系统颠覆了不少千百年来形成的农业耕作理念。比如,农业可以不再完全靠天吃饭,可以靠物联网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我们现在除了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方法外,还用根、茎、叶、果上传感器的数据,以西药的方式来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监测其生长过程,了解动植物的幸福指数。”有生命的物体都有情绪,动植物的幸福指数一高,自然不易生病且可快乐成长,也就可以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这是一种科技的、良性循环的种植方式。这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大数据、智能化的专家系统,使得农民利用物联网的大数据,根据天气、温湿度、土壤墒情及动植物生长规律来科学种植、科学施肥施药成为可能。

  物联网还颠覆了农民代际更替的问题。以往耕种靠的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积累下来的经验、感觉,因而老农比青年农民更会种田;以往一个农民只能种植一亩三分地,无法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如今,一个人可以种上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土地,且年轻人知识更新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敢为天下先的互联网农业小镇

  “互联网+”是2015年最热的一个词,对于农业的“互联网+”,徐珍玉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互联网不仅仅是+农业,更应当+“三农”。要真正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利用物联网的手段把“三农”问题有机、高效地统筹起来。

  为此,朗坤在海南开始了新尝试。他们在海南省政府、海南省农业厅及海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海口市秀英区和石山镇两级政府的帮扶下,将简单的智慧农业转向一个新的模式,就是将“三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互联网农业小镇。徐珍玉强调,该小镇是以镇为单位,实施镇级运营+村级服务的运营模式,以镇带村、村镇融合,在“互联网+农业”的基础上,拓展“互联网+金融+全媒体+文化+旅游”等服务。具体说来,互联网小镇主要做6件事:

  一是建立政务系统。政府的本来职能是管理和服务,由于政府管理面过大、事务过多,有时难免出现疏漏,为此,朗坤将原有的需要政府去管理的事情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智能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将服务农民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医疗、培训、保险、创业等全部对接起来。

  二是智慧农业。这是朗坤的最强项,徐珍玉说到这里开心地笑了:“朗坤就是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教农民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科学种植养殖,保质增收。”

  三是品牌农业。就是帮助农民讲好农业故事、做好营销。徐珍玉解释说,通过科学种植的农产品,无论产品的质量还是安全度都高于一般农产品,但要想卖上好价钱,还要对它们进行包装和营销,教会农民如何有效地将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售出去。

  四是电商。信息化时代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要学会吆喝。徐珍玉认为品牌是吆喝,电商也是吆喝。物联网电商是要在农产品销售上彻底颠覆互联网电商“无法保真、无法追溯、一味降价和秒杀”的虚拟基因,还原消费者“一分价钱一分货、保真保质保量保价”的真实世界。

  五是旅游、民宿。当下,不少农民进城打工,农村的住宅闲置,年久失修,徐珍玉说,这是对财物的极大浪费。他们可将房屋租过来,根据该村的历史、民风、民俗特色进行统一布局,这样,既保持村庄的原有特色,还可进行旅游推介。

  第六件事是发展农村金融。智慧农村建设需要企业家的资金投入,农民创业需要贷款,保险公司需要投保,创业公司需要融资、包装、上市等,这一切都促进了农村金融的繁荣与发展。

  说到这里,徐珍玉表示:“如果我把互联网农业小镇的这六件事做好了,你认为农村会不会大变样?”互联网农业小镇带动了农民积极参与,激活了农村,兴旺了农业。朗坤以智慧小镇为调度中心,帮助农民网上冲浪,将农民的各种信息需求互联网化、物联网化,以方便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及时了解。

  徐珍玉表示,互联网农业小镇是朗坤的一小步,未来或许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大步。它将农业的一二三产高度融合,是创新的、发展的、辩证的,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三农”难题。38年前,安徽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如今他有信心让互联网农业小镇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二次出发点。

  他醉心于这幅美好的蓝图,并在脚踏实地向这个目标努力前行。


更多专题
微笑面对荣誉和危机

微笑着面对荣誉、微笑着面对危机。我眼中的俞巧仙是一个习惯了微笑的美丽女人。

拓荒浙江的金融系统

一直以来,东亚银行在业界以楼宇按揭著称,东亚银行进入杭州市场,房贷业务成为重中之重。东亚杭州秉承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