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石 孙晓蓉
多年来,贫困一直是压在贵州身上的一座大山。作为中国企业最大的单项捐助,茅台集团捐资1亿元开展的“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今年继续启动。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2万名受助贫困大学生中,将有1万名额留给来自贵州的寒门子弟。
●领导们参观“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回顾展
“‘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向贵州贫寒家庭倾斜,这是贵州茅台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让公益项目更深地参与贵州大扶贫战略所作的重要重大调整。”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向记者表示。
“捐赠一个学生,就是在帮助一个贫困家庭。让他们不为孩子就读犯难,也为他们早日脱贫、改变命运提供更多支持。”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李保芳认为,“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精准扶贫。”
5年、5亿元、10万名寒门学子……这一串数字,让贵州茅台成为中国捐赠金额最大、资助学生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爱心企业。而贵州,作为茅台的故乡,更是这家企业凸显社会责任的高地和重点。
●袁仁国在“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6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暨参与贵州大扶贫新闻发布会上致辞
新常态 新作为——以大项目带动“大扶贫”
当汽车平稳地行驶在道真县大磏镇与玉溪镇的通村公路上,只有长年进出这里的老百姓才深切体会到,原来颠簸两小时的路程一下子缩短了2/3带来的那种神清气爽。
就在一年前,位于贵州最北部的道真自治县,与外界山隔水绕。277个自然村不通公路,深山里的人们出行,常常是肩挑背扛。交通,成为当地跨越发展最大的“拦路石”。
2015年5月13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晴隆县召开扶贫开发重点县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确定茅台集团结对帮扶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这天起,茅台集团迅速行动,扛下了对口道真县的帮扶“大旗”。
作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贵州茅台高效率的企业运转及出色的平台优势,在道真的扶贫攻坚中得以充分显现。《茅台集团对口帮扶道真县框架协议》甫一落定,集团相关机制迅速激活。
“我们就是要快,要在与贫困斗争的战场上抢时间。”茅台集团一班人获得了共识。
充分发挥贵州茅台的资金优势以及现代企业的整合能力,通过大项目,来迅速打通限制当地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这是茅台道真扶贫战的重要思路。
在茅台送出的“大礼包”里,有解燃眉之急的真金白银,有脱贫致富的金点子,更有整个企业团队上下动员,全面参与道真扶贫建设的手足情谊……
一年过去,如今,3000万元的帮扶资金、3亿元的融资贷款已经到位;800公里的小康路顺利完成建设600多公里;茅台集团基层党组织对道真完成140多万元的捐款;为道真300名寒门学子发放了150万元助学金……
今年5月,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集团党委书记李保芳,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书跃率队回访道真帮扶工作。
自去年5月启动扶贫行动以来,茅台集团负责人现场回访已超过十次。
回访,是检验,还有新任务的下达。加快帮扶进展,放大帮扶成效,茅台自我加压:年内完成800公里的帮扶小康路建设,支持打造两个新农村示范点;更深、更细、更准、更实推动结对帮扶工作;加大“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大型公益助学行动向道真倾斜力度,支持道真建立“教育基金”……
目标——完成——新的目标,茅台就是这样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茅台集团与道真县人民政府签订帮扶协议
新温度 新高度——把社会责任的大题目做好
在茅台集团负责道真对口扶贫的工作人员手中,有一份细心统计的表格:
平模镇平模村——销售公司,慰问、投资蔬菜种子钱2.4万元,投资12万元援建冻库,项目完成时间:2016年4月1日;
三桥镇凤山村——制酒十车间,车间第二党小组资助贫困大学生,每学期6000元,一人四年;
洛龙镇三院村——机电公司,硬化加宽茶山产业路590米……
组建专门的帮扶工作队,实施“60·48”的结对帮扶政策,即茅台集团60个基层党组织一对一、多对一帮扶道真县48个贫困村,选派5名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5名支教老师赴道真开展扶贫工作,夯实当地基层组织,打造党建扶贫标杆。
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是帮扶当地群众脱贫的长久之策。60个基层党组织自发捐赠140多万元,直接帮助贫困群众发展各类经果林230亩,种植商品蔬菜800亩,援建冻库一个,发放牲畜1300余头(只),邀请专家为茶农培训种茶技术,并发放有机肥10吨。通过这些措施,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提升了群众增收能力。
扶贫,也是大宣传。据悉,茅台集团60个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已走访贫困群众10000余户,不时为他们送去慰问物资和资金,为他们讲解政策,排忧解难,树立脱贫信心。当地群众在与茅台集团员工的互动中,不仅知晓了国家的扶贫政策,更改变了精神面貌。
“茅台的人就是不一样,他们蹲得住,实在。”平模村一位村民这样感慨道。
而茅台的员工们,也在参与扶贫的过程中,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们在道真扶贫的经历,使我们了解了贵州扶贫攻坚战的意义,也让我们更加清晰作为国酒人的重要责任。”贵州茅台集团置业公司董事长,挂任道真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的汪峤樵这样说。
新动力 新未来——把社会责任的影响力做大
大扶贫,就是要精准地帮助到更多的贫困人口,让每一个家庭都不掉队——在对道真的扶贫攻坚战中,茅台人这样得出结论。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茅台集团60个基层党组织已全部到所结对的贫困村开展了遍访贫困户调研、关爱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工作,与结对贫困村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正在抓紧实施。截至目前,各基层党组织共开展走访1500余人次,走访贫困群众10000余户,帮助理思路、想办法,找资金、争项目;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困难党员自发捐赠生活物资50余万元;共投入资金140多万元,直接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石榴、桂花、脐橙等经果林230亩,种植辣椒、食用菌、花椰菜等商品蔬菜800亩,援建冻库1个,发放牲畜1300余头(只),修建产业公路17.5公里。
广泛动员,充分发挥茅台作为国际知名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帮助道真县贫困人群培育自我造血功能,茅台的大扶贫行动,既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时时强调注重发展的远期效益。
肩扛责任,心怀大爱。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调,在茅台集团早已形成上下的共识,并成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义赈救灾、环境保护、扶农兴农、支持地方政府改善交通环境……国酒茅台,对社会责任的坚守,远不止于此。
行业内唯一一家连续7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荣获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等荣誉,成为全国最有爱心和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之一。
谈到贵州茅台对口扶贫道真的措施与力度时,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这样评价,“茅台集团的政治自觉、工作自觉、工作的精准,是道真百姓的福气。帮扶我们的企业很多,但是像茅台集团这样到位的帮扶,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能不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关键是看企业的核心技术。
无论是否要突破60岁大限,无论人事调整如何推进,关键是在有一定规则的前提下习惯于弹性思维。国外的退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