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采访中,张春岭导演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是实战型的老师,他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学生要做期末微电影作品了,将分成两组,每组学生做一部微电影。如果有企业愿意向每部微电影赞助2000元,那学生就有一点制作经费了,可以帮助提高影片质量。同时,可以为赞助企业植入广告宣传作为回报。张春岭老师快人快语,开门见山向企业家日报记者说出了心里的想法,这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春岭导演作品《永不关机》获得首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优秀影片一等奖
记者:作为川师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表演、影视理论(视听语言、电影概论、电影史、导演基础、镜头前表演等)和影视创作的老师,您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张春岭:学院对学生是实践加理论的综合考核,实践就是拍片子,要不就演话剧,期末基本都拍微电影。上学期期末与一个厂家合作拍了两部微电影,厂家给了一些赞助费,学生既得了制作经费,又得到了实践机会。学生制作微电影主要是学习需要,制作费用低很多,而且制作效果也不差,这两部微电影厂家做宣传时用上了,效果还很不错。片子制作好后一般是放到互联网,如爱奇艺、优酷、乐视、腾讯等专业网站和手机微信平台播放,由我导演制作的两部微电影《双生花》、《永不关机》网络点击量已经上百万,如果有企业植入广告的话,那企业的宣传效果就相当好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开展合作。
记者:您认为自己属于哪类老师?
张春岭:我是实践创作型的老师,喜欢动手创作,学生的实践课一般都由我来指导。我不满足于只拍微电影,今年冬季我将到河南拍一部90分钟或者60分钟的网络院线大电影,属于网络付费收看的大电影;明年要到泰国拍部戏;即将要拍一部由我主演的微电影和一部由我们学院的学生主演的微电影。
我的生活很简单,除了正常的生活和健身之外,就是看书、看电影,上课、拍电影,和朋友聊电影、学电影。我的性格特征是有张力、语速快,性格豪爽。做一个第七代知名导演,并且取得教授职称,是我的人生梦想!
张春岭导演简介:
80后新锐导演,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学历,师从著名演员、导演张国立教授,曾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研修班进修。现为四川师范大学表演系教师,成都万马欢腾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席导演,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喜欢商业性和艺术性兼得类型片形式,潜心研究镜头之美和有情有义的精彩故事,创作风格为“不走寻常路”。
导演、编剧作品:
数字长篇电影《月里》(关注汶川地震少年儿童心灵重建的长镜头文艺片),入围第十届中国四川国获际电视节,并获得西南川美映像节最佳长篇故事片奖。
微电影《永不关机》(关注毕业即分手的大学校园爱情故事),获得上海首届公益微电影节一等奖。
微电影《双生花》(关注一对孪生模特姐妹默默互帮圆梦的正能量故事),获得全国高校美育成果展教师组一等奖,网络点观赏击量破百万。
微电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关注防范打击校园金融诈骗的喜剧片),获得厦门海峡集美艺术节最佳剧本奖。
微电影《沧浪之歌》(关于一个明星绑架案的故事)
院线大电影《算计》(正在筹拍中)
参演作品:
电视剧《道德底线》
微电影《访客》
微电影《lost in money》
微电影《料理故事》
微电影《沧浪之歌》
微电影《双鱼眼的故事》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能不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关键是看企业的核心技术。
无论是否要突破60岁大限,无论人事调整如何推进,关键是在有一定规则的前提下习惯于弹性思维。国外的退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