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烨简介:
2005年中国古典舞专业大学毕业,研究生学习体育舞蹈,在川师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至今,已有近11年时间。主要教授表演专业学生形体训练和礼仪课程,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摸索出了一套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方法,运用普拉提、健美操,舞蹈瑜伽等方法对模特进行训练。为表演系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模特等。
记者:你研究生学习体育舞蹈,这与你目前上的形体课有什么不同?
刘烨:体育舞蹈爆发力很强,以专业技术技巧和舞蹈训练为主。体育舞蹈没有对学生局部修塑身型的内容,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去琢磨和学习,然后再结合自己的舞蹈训练基础,来给学生进行课堂的组织和课堂内容的设置,上课需要有创新和不断总结提升。
记者:形体训练是一种很专业的训练方式,你有何教学感受?
刘烨:为了适应学院表演系从服装表演转向影视表演专业的发展趋势,由表演系推荐,我到中央戏剧学院进修学习,了解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为我们上课的都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教授和副教授,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声、台、形、表的训练,让自己更深入了解影视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情况。同时,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肢体戏剧,这些宝贵的学习经历,为我之后较好的组织课堂起到了很大的助力。
在形体训练中,我融入了适合影表专业学生的一些训练方式,比如,音乐肢体训练,让学生通过肢体去体会音乐的节奏、情感和状态。再进一步,就是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的感受,去构思一个场景,然后再用肢体让我们看到他(她)表现的是什么,他(她)看到了什么,他(她)所处的空间是什么样的一个空间,他(她)个人的情绪是如何层层递进的。不用语言,完全用肢体去传达内心的思想、情感。我的形体课主要是解放天性,训练学生的协调性、音乐与肢体的契合度、表现力等等。在中央戏剧学院进修学习中,见到了中国最有名的形体戏剧剧团“三拓旗”,他们上演的剧目非常有意思,能带给观众对生活以新的思考。
我认为,在高校的大环境中,教师上好课是核心,教学科研相辅相成,才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老师必须要接触学科前沿的东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更要引导他们拓展视野,敢于创新,形成独树一帜的思考方式。
代表性学术研究成果
论文共发表13篇(北大核心期刊三篇,权威B一篇,省级期刊9篇):
1、刘烨, “传统审美对当代中国古典舞韵律特征的影响”,《大舞台》, 2013年第6期。(北大核心期刊)
2、刘烨,“戏曲水袖技法在当代中国古典舞中的变革与运用”,四川戏剧,2014年第10期。(北大核心期刊)
3、刘烨,从谢阿蛮的《凌波舞》看唐朝乐舞文化发展,兰台世界,2014年12月。(北大核心期刊)
4、刘烨、潘渝蓉,Research on the Influenc of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in Sports Dance,201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Modern Education and Human Sciences,2014.10. (核心B)
5、另有省级期刊论文发表9篇。
获奖情况
1、2008年参编作品《创·思》,荣获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专业组三等奖。
2、2008、2009年分别获四川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和课件比赛“优秀奖”。
3、2008年—2011年 三次获得学院年度岗位考核“优秀个人”称号。
4、2011年9月 荣获四川师范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5、2011年参编作品《锦绣蜀艺》,获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金奖。
6、2011年、2012年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 高教文科组优秀奖。
科研项目
1、2011年完成四川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对中国古典舞韵律特征的研究(负责人),项目编号:11YTYB06。
2、2014年取得四川省教育厅项目:中国古典舞水袖舞的文化审美价值研究
(负责人),项目编号:15SB0038。
主讲课程和研究方向
《形体训练》
《中国古典舞》
本组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樊瑛 张建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能不能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关键是看企业的核心技术。
无论是否要突破60岁大限,无论人事调整如何推进,关键是在有一定规则的前提下习惯于弹性思维。国外的退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