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全国性的家电连锁开始崛起,经过多年的跑马圈地、扩张布局,大连锁卖场已经成为家电产品最为重要的渠道,尤其是在一二级市场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市场地位。与此同时,区域连锁也放开手脚,先行开发属于自己的三四级市场。但是,不论是全国性家电连锁巨头还是硕果仅存的区域性连锁以及传统家电专业经销商,都不得不考虑今后怎样去生存、发展的问题,谋变还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热门的话题。
全国连锁
扩张进入收官阶段
回顾家电连锁起步扩张、竞争洗牌的过程,可以说是一部经典的行业发展历史。在2000年前后,家电连锁业开始起步。2005年以后,看好这一行业的投资者纷纷介入,走上了跑马圈地的扩张布局道路。
当时,国美从北京起步,首先从天津开始布下进军全国的第一粒棋子,然后逐步在全国市场攻城拔寨,获得了全国的布局。苏宁则是从南京开始,先从江苏省内市场做起,然后拿下上海,在华东站稳脚跟后开始向全国进军。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一级市场群雄崛起,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北京大中、上海永乐、南京五星、深圳顺电、铭可达、广州东泽、哈尔滨黑天鹅、大连大商、河南通利、山东三联、武汉工贸、青岛雅泰、安徽国生、西安智圣等都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区域强势连锁家电企业。
但是在随后的市场竞争中,虽然有的也走出了区域界限,如江苏五星成为与国美、苏宁齐名的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也有的还在固守区域市场不断做大做强,如武汉工贸、大连大商等区域强势家电卖场。但多数区域家电连锁并没有如其所愿,在当地站稳脚跟并择机向外扩张,而是在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全国性家电连锁扩张的金戈铁马前,要么被收购兼并、收缩战线,要么转型改行、无奈退市。
随着国美收购永乐、托管大中电器的完成以及五星被百思买控股,一级市场家电大连锁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已见雏形。至此,全国性家电大连锁在一级市场的扩张已经到了收官阶段。
区域连锁
转战三四级市场
在全国家电连锁企业疯狂扩张面前,区域家电连锁是否已经山穷水尽?在一二级市场被全国家电连锁企业占据的情况下,区域家电连锁路在何方?有专家认为,国美、苏宁、五星目前争夺的是一二级市场,区域连锁在三四级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所谓三四级市场就是指国内的县(市)、镇、乡级市场。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地级市500个左右、县级市2100多个,有5万多个乡镇,农村家庭占家庭总量的67.6%。截至2007年,全国三四级市场的家电容量为2300多亿元。从当前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情况看,已开始接近家用电器普及化的要求。农村用电价格的日渐合理化显著降低了家电的使用成本。家电产品在三四级市场整体容量大、普及率还不高、竞争相对较弱、毛利率较高,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
区域连锁发展最为典型的是江苏明珠电器的直营连锁店。目前,江苏明珠电器在苏州下辖的乡镇市场上已拥有150多家加盟连锁店,并为此首创了“七个统一”的加盟连锁管理模式。据江苏明珠电器总经理顾敏透露,在乡镇发展加盟连锁店时机已经成熟,对于加盟连锁店,江苏明珠有“七个统一”,以便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逐步规范。江苏明珠所处的是华东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区域,类似的还有浙江百诚、浙江太平洋都在发展自己的乡镇连锁。
另外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河南人王驾宇,当王驾宇看到全国性家电连锁进入郑州后的强势,索性将自己一手创办的河南通利家电量贩卖给永乐,拿着资金又创办了面向三四级市场的家裕电器连锁。家裕电器的首家店去年7月在济源开业,面积近2000平方米,开业3日销售额达到433万元,事实证明了三级市场的潜力。目前,家裕电器已在河南境内的济源、武陟等六地开了6家门店,完全避开了与全国性家电大连锁的正面冲突。
家电连锁
谋变压力各有不同
随着传统家电进入平稳增长时期,利润也随之越来越薄。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卖场盈利能力,已经是摆在全国性家电连锁面前刻不容缓的问题。近日,国美向业内宣布,将以独立资金运营、独立考核、独立专业经营组建通讯公司,就是想通过营销模式的谋变,在传统家电产品以外寻找新的获利空间,这与苏宁已经开始实施的3C旗舰店布局、五星吸收百思买先进经验的“未来店”具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全国性家电连锁企业的盈利模式被称为类金融模式,网点无限制扩张、毛利低、价格炒作,无限占用供货商资金并延时结款,逼迫很多国内的家电厂家自建销售门店,两者之间鱼和水的关系变成了对立的两面。这一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也必然会影响到家电连锁业的健康发展。国内连锁到了从产业长远发展考虑,转变观念,走产、供、销和谐发展道路的关键时刻。
尽管三四级市场潜力巨大,但是非常分散、消费能力有限,规模优势、标准化服务到此基本无用武之地。因此,家电连锁企业在三四级市场的发展模式成为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三四级市场的争夺,区域连锁面临的不仅是全国性家电连锁跟进的压力,还有与工厂自建渠道的冲突。好在三四级市场广阔,腾挪发展的空间很大。总之,谁先行占领三四级市场,就等于掌握了今后生存或者竞争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