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治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探明煤炭储量274亿吨,占山西省探明储量的12%、占全国探明储量的3.8%。近年来,我们发挥能源资源和区位优势,以规模化扩张、产业链延伸为两大重点,加速推进工业新型化,逐渐形成了以采煤为主导,炼焦、发电三位一体、多元支撑的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既实现了本身的快速发展,又有效满足了全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努力把握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做大做强现代能源原材料产业,既是长治能否又好又快崛起于中部城市群的关键所在,又是构建稳定、安全、有效的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体系的现实要求。按照报告要求,我们将从三个方面重点推动煤炭产业科学发展:
一是坚持用安全生产理念保障供给。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更加自觉地建设标准化矿井、安全高效型矿井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力争3年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5年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围绕保障能源产品供给,走集团化、深加工的路子,做大经济总量。
二是坚持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提升。解决煤炭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尖锐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努力让循环经济成为主导,促进效益、环保双赢。建立煤炭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煤矿技术装备水平,推进焦化、火电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重点建设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在“煤油化”产业链延伸上取得重大突破,努力建设新型电力基地。建立开放式循环经济体系,形成以煤为基、纵向延伸、多元支撑、园区集聚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污染集中处理,力争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
三是坚持用结构调整方式促进转型。实现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煤的开发转化过程中,努力推进城市转型。结合长治实际,重点要优化投资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工业新型化、城镇特色化、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动战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鼓励全市煤炭企业投资第三产业,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接续产业,加快发展技术研发、物流配送、文化旅游等新兴服务业,主攻煤化工、新材料、机械装备、中西制药、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努力构筑新的发展支柱;发展替代能源,大力开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打造硅矿、工业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完整产业链,形成煤炭科学发展的特色路径。
建议国家加快能源体制改革步伐,形成能源市场化定价机制,从根本上创造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条件,同时在政策、技术、资金方面给予煤炭产业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