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世界银行测算,国际温室气体贸易市场的年交易额高达140亿—650亿美元。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市场和供应方,每年将提供近1.5亿到2.25亿吨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粗略估算每年可能带来高达22.5亿美元收入。现在的问题是,在2012年中国也可能履行减排任务之前,如何把握这样的新商机,搭上碳排放交易市场惊人的发展快车。
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向企业提三点建议。首先关注国家在气候方面的政策。比如2007年国家颁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和目前正在研究新的策略等。他认为企业应着手进行低碳经济方面的战略性投资。
其次,企业现在要应用减少排放的技术,并跟踪国际制度、国内政策的发展,参与竞争,让利益在制度里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就是对可能制定的制度做超前部署。中国企业目前有一个很好的机遇,就是发达国家曾承诺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的转让技术,尤其是产生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如果这个制度建立起来,中国企业能做到应用和接受转让的行动和准备,就能够更好地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