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由中国中铁一局第五工程公司承建的世界首座断面湿陷性全黄土隧道———郑西客运专线秦东隧道全面贯通。相关专家称,它的顺利贯通,填补了黄土隧道施工技术的空白。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局五公司在无经验可参考的基础上,战胜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世界难题,不是偶然为之,这与其多年的施工经验、卓越的团队、精良的施工装备密不可分。
秦东隧道总工程师刘旭全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已建成的6座12千米以上的特长隧道,中铁一局第五工程公司参与了其中5座施工,为国内惟一一家,已累计建成隧道400余座,总长度达350公里以上,是国家隧道施工的三大主力之一。
目前,五公司拥有员工4195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员工4171人,技术干部1282人(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431人、初级职称791人);一级项目经理81人、二级项目经理48人。公司资产总额6.72亿元,拥有国内外大、中型机械设备1126台(套),总功率82798千瓦,全员动力装备率达19千瓦/人。
中铁一局副总经理兼郑西客专指挥长马海民介绍,在设计行车时速为350公里的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秦东隧道时,面对世界首座断面比排球场还大的湿陷性砂质全黄土长隧道的施工难题,中铁一局在隧道施工初期成立由总经理和民锁、总工程师范恒秀主持立项的秦东大断面黄土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小组,科研人员建立大型的数值模型,反复进行大量多种试验。一是对大断面黄土隧道工程特性的研究,项目部斥资150多万元;二是开挖方法及机械配套技术研究。根据不同地形地貌,分别采用了双侧壁导坑法、CRD法、弧形导坑三台阶法等不同的施工方法;三是展开对不同工法下隧道变形规律的研究。采用无尺量测等多种测试手段,掌握了不同开挖工法下黄土隧道的变形规律,为征服不同黄土地质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四是开展不同地质段的配套工法研究。针对高含水量地段采用了一系列创新工法,解决了隧道施工中浅埋偏压、不同工序间的转换,小断面导坑向大断面正洞的过渡等施工技术难题。
同时,中铁一局五公司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利用,施工装备不断更新。先后从5个国家进口了现代化门架式凿岩台车、电脑凿岩台车、隧道挖掘式装碴机、液压模板台车、湿式喷射混凝土三联机及沃尔沃载重运输车等配套机械化施工设备,使隧道及地下工程作业更加专业化、现代化。目前,数百台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使一局五公司已实现了施工全系列机械化作业。
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提出“解放思想”。诚然,这是耐人寻味而又值得思考的问题。
《孙子兵法》在论述战争胜负的时候,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战略标准:“上下同欲者胜”。常村矿开展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