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王老吉便已经在市场上卖断货。同时,一个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在百度贴吧发出后,便在3小时内迅速超过14万,到21日下午,这个帖子几乎遍及国内所有的知名社区网站与论坛。“王老吉”遭到全国网民的集体“封杀”,网友号召“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让它从大家面前彻底消失!”这种网民自发的行为,使王老吉热卖成为一种潮流。
评价褒贬不一
社会的巨大反响,究其原因,则在于5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捐款晚会”上,王老吉主管品牌的副总代表企业捐出1亿元人民币,用于四川地区抗震救灾工作。该晚会总共筹资逾15亿元,王老吉所在的加多宝集团则以1亿元的国内单笔最高捐款,被网友视为“最有责任感的企业”。
王老吉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表现,强烈刺激了消费者对王老吉的热情,一位网友在天涯社区发帖说:“支持王老吉,中国人每人购买一瓶,你的捐款,国人替你买单了。”该帖迅速在网上得到力挺。网友评价王老吉说:“大灾大难面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甚至还有网友建议将王老吉广告词改为“要捐就捐一个亿(义),要喝就喝王老吉”!
然而对于网上关于王老吉的热议,有人认为有炒作之嫌,被网友指责是“假情假意”。一位名为“闲渔凡生”的网友在百度贴吧发帖说:“王老吉这样利用国难搏上位,”“他们的1亿不是救灾款而是实实在在的广告费!”加多宝集团在多个场合声明,公司捐款的目的并非为了终端市场销售额的提高。据一位与王老吉相熟的人士坦言:“对于王老吉来说,如果初衷是为了宣传自己,5000万元的捐赠就足以让它引人注目了。”一位王老吉的内部人士也表示:“我们只求做到心安。”
以慈善为责任
灌装王老吉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应被转化为一种事业及与之匹配的行动力。一个勇于、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恰恰是着眼未来并积极行动的变革者。作为民族品牌代表的中国企业,在经济推动国家及其运转的现实情况下,始终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其责任感也应体现大国崛起之下的精神内涵。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AC尼尔森关于饮料市场的一则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下半年,王老吉在国内罐装饮料市场的销售额已经超越在中国饮料市场上众碳酸饮料品牌。而今年3月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的数据更清晰的表明,王老吉“2007年度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售额第一名”的称号,使得王老吉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饮料第一罐”。同时,长达8年的“学子情”活动中,王老吉将关爱和帮助始终延续和传递,其种种善举,也正展现了“中国饮料第一罐”企业所应有的大家风范。
“王老吉今天所获得的第一罐的行业地位,正好体现着一个传统的民族饮料品牌对于未来的积极参与。”这位灌装王老吉负责人表示。王老吉将商业运营与企业公民责任进行了平衡。一位在中华慈善总会工作了近20年的负责人表示,“慈善事业必须长期化和流程化,我们期待每个有责任感的企业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促进整个社会朝着更高的人文境界前行。”
这次的汶川大地震,将爱心得到了集体释放,民族企业纷纷承担起社会责任,感动了亿万国人,将中国的民族品牌推向了国人瞩目的最高点,让国人看到了民族品牌的信念和信心。也同时能让企业意识到,积淀实力,是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反哺社会的源泉。像王老吉、华为、海尔、奇瑞这样的民族品牌脊梁,在大国崛起以及民族情绪不断高涨的背景下,正一步一步地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