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企业常规管理基础上,并不断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从管理的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纵横交错地实施精细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管理方式。它针对每个管理对象,强调从细节入手,层层分解量化目标、制定标准、明确责任、优化流程,实施精心计划、精心决策、精心控制、精心考核,从而达到节能降耗、优质高效、降本增效的目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文化,它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创新理念,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意义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要保持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就必须首先解决好资源投入与资金短缺这个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精细化管理,就是要通过加强管理、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本进行规模扩张,实现规模效益。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安全运营的需要。企业高位运营存在诸多风险,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规模急速扩张与管理不能及时跟进。开展精细化管理,就是要通过加强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跟进来应对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确保企业安全运营。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在构建全新的管理框架时,也对企业提出了全新的运营要求。开展精细化管理,就是要通过明晰管理流程、强化规范管理,不断适应改制上市新形势。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需要。企业竞争是一种规模竞争、成本竞争、科技竞争,更是一种员工素质、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的竞争。开展精细化管理年,就是要通过提高全体员工的精细、责任、追求卓越的意识,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的执行力,锻造企业精细管理文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抓好企业精细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典型以引路,以点带面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认真落实部门职责。精细化管理的中枢是企业总部。总部是制定政策的中心,也是解决问题的中心。部门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整体管理能否全方位辐射。
增强全员参与意识。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管理者,每一位员工都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每个人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到位。企业需要每位员工立足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情,养成认真做事、踏实做事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认真只能把工作做对,用心才能把工作做好。同样的工作,在不同员工的眼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同样也就赋予工作以不同的价值。对于用心的员工,始终都会通过做好每一个细节,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于用心的企业,能培养员工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职业习惯,这样的企业一定是有执行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改变思维方式,以变求生存,以变求发展。精细化管理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创新,是对传统的旧管理体制的一种冲击和挑战。是不断扬新弃旧的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企业从管理随意化向规范化转变,从经验管理型向科学管理型转变,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从机会型企业向战略型企业转变的过程。最终可以概括为一个转变,那就是: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在遇到问题时,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习惯了的工作作风,不能把过去固定化、模式化的管理用来应付千变万化的管理现状,这样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要求,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查找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我完善,实现企业更大发展。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艰巨且周而复始的工作,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人力现状和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应对措施。企业应依靠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逐渐形成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做到既要重点突破,又要长期培养,才能使精细化管理步步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