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职场动态>> 正文

谈集装箱行业的发展

企业报道  2016-12-27 10:55:30 阅读:

集装箱行业要以创新打造民族品牌

  集装箱作为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集装箱在各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我国集装箱行业发展现状怎样,目前行业整体创新水平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秘书长史艳秋。

  四个世界第一

  史秘书长您好!集装箱行业在现代运输业以及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您介绍一下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史艳秋:我国的集装箱行业创建于1980年,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美国经济持续10年走强,带动了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10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集装箱运输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集装箱行业连续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一是集装箱产销量世界第一。自1993年我国集装箱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以来,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其中2007年出口集装箱313万只,为国家创汇87.75亿美元;二是集装箱生产能力世界第一。我国集装箱制造生产能力已达580万TEU,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集装箱制造生产大国;三是集装箱的规格品种世界第一。近些年来,我国集装箱产品的新科技、新设计不断推出,已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包括普通集装箱、特种集装箱在内的系列产品约900多个规格,销往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是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世界第一。去年12月港口吞吐量达到1.127亿TEU。

  目前行业发展的环境怎样?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史艳秋: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以及国际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集装箱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总体来说,随着我国经济和贸易的迅速增长,集装箱行业发展仍有很大空间。

  但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难题,2007年由于国家实行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国外贸政策发生了很大转变,特别是和集装箱制造有关的、钢材进料加工贸易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即拟取消实施多年的钢材进料加工贸易的优惠。如果这项政策实施,将给我国集装箱制造行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初步测算损失将达1.5亿美元。另外,钢材价格不断攀升、人民币不断升值、高位徘徊的国际原油和原材料价格等等,诸多不利因素都将使集装箱制造成本攀升,影响集装箱行业发展。同时国家不断出台节能降耗方面的政策措施,这对于集装箱行业来说是挑战也是一种压力。

  轻量化、环保化、智能化

  对于协会来说如何应对这些难题,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创新的环境?

  史艳秋:协会一方面要贯彻实行国家政策,另一方面还积极维护行业、企业正当利益。例如2007年年中和年底,协会就多次参加由国家发改委召开的研究钢材进口加工贸易有关问题的会议。协会通过对会员单位认真调查,综合各项统计资料,向国家发改委报送文件,建议根据加工出口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不要或暂缓或有一个过渡期,再取消钢材进料、来料加工出口免税政策。目前钢材进料、来料加工出口免税政策还没有取消,有关政策的制定仍在研究中。

  那么,对于集装箱企业来说,怎样应对发展中的难题,消化不断攀升的生产成本?

  史艳秋:这些影响因素对于企业,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压力太大。我们企业如何在重压之下生存发展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认为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加强管理,积极应对困难;其次注重节能,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第三,要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共同面对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因为降低生产成本这是个难题,如果仅让企业自己承担,压力太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靠企业自身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要研究怎样与客户沟通。

  企业如何通过自身努力降低成本?

  史艳秋: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要创新,不创新就没有市场。企业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要结合目前国家的形势和政策不断改进现有的生产情况,生产工艺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从产品上讲,就是要紧跟市场需求不断发展更新,不断扩大产品规模种类。在集装箱产品本身的创新上也不断向轻量化发展,这也是未来创新的一个方向,面对当前钢材价格不断上升的现实,必须考虑有没有替代材料用于集装箱的生产制造,这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促使集装箱向轻量化发展。环保化、智能化也是集装箱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节能环保政策措施的不断出台,尤其在海上运输中,集装箱的节能环保显得尤为重要。而集装箱的智能化主要是指基于智能电子标签的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它可以实现集装箱物流信息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相当于给集装箱安上了一把“安全锁”,从货物装箱到抵达客户手中都可以进行实时跟踪,这一技术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协会作为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平台,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有什么举措和作用?

  史艳秋:集装箱行业协会最大的特点是,完全是因为企业、行业的需要而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并非原八大部委剥离出来的,因此不带有行政司局的色彩。自1993年成立至今,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协会一方面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如代表行业和会员的利益积极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建议和企业意见,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准入标准,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积极应对国内外贸易争端,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协调和帮助;另一方面为会员和业内外提供有效的信息平台和即时信息,促进企业创新,例如,协会编著了《中国集装箱工业大全》,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并制定中国集装箱名牌标准,为会员单位审核、申报“中国名牌”、“中国企业新记录”、“中国工业大奖”提供服务。

  作为不带政府行政色彩的市场化协会,如果为企业服务的手段不能有效地创新,不能及时提供新的信息,协会的生命力就会萎缩。当然目前协会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比如为企业、行业和政府服务的条件、手段、质量还需要完善提高;还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等等,但是相信市场化的协会要在市场经济的完善中进一步发展。

  您能否为我们预测一下集装箱行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对行业创新的建议?

  史艳秋:我认为集装箱行业创新过程中自主创新肯定是最好的,但是关键还要考虑性价比,要看怎样对企业有利,怎样对国家有利,如果有现成的先进技术我们应该拿过来为我所用。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建立自己的品牌。虽然我们行业是从国外引进的,但最终还是要有自己的品牌,要有民族的品牌。

  对于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我个人认为集装箱行业是现代物流中不可或缺的载体,90%以上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都离不开集装箱。这一不可或缺的载体在10年内不会有其他的载体来替代它,那么只要没有其他新的产品替代它,我们就是朝阳产业。

更多专题
乘开放东风掀投资热潮

化工、化学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

播撒希望的种苗

走进帐篷之前,本来大家的心情很沉重,并略有紧张,想到孩子们遭受了如此大的地震灾难后状态一定会很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