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的繁荣,为国有企事业行政单位门面房提供了大量商机,凡有此便利条件的单位纷纷将公用房屋出租获益。然而在繁荣市场、单位受益的同时,房屋租赁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收入的愈加灰色化、消费的愈加隐性化,正日益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出现了诸如:有的租赁收入不入单位大账形成“小金库”,有的租赁收入不按财务制度的规定记入相应的科目,逃避税收等违法违纪现象,这些问题既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也为滋生职务犯罪提供了温床。针对上述情况,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检察院最近专门抽调人员对公房租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当前公用房屋租赁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为谋取个人和小群体利益,所收房租仅部分入账,甚至全部不入账
如有些单位由于对外出租的房屋数量较多,将房屋租赁收入的一大部分入账,一小部分截留入小金库;有些单位干脆将所有房租列入小金库不入财务账。如市某公司的下属公司,该单位在各个乡镇的营业站点都有门面房或多余房屋、仓库租赁,数量多,价格不一,收入可观,于是每年经领导许可将30%的房租假借修缮房屋费用的名义截留。
(二)为逃避税收,将房屋租赁费移花接木
为了规避房屋租赁税,或为了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业务指标,就直接将房租转记作业务收入,达到既完成任务,又逃避税收的目的;采取不开正式发票,将收据第二联开成房租收入给承租人作为收款依据,其余列为其他收入的手段,将房租收入改头换面记作业务收入。如市某医院,为规避税收将存根和第三联开为体检费,在财务账册和原始凭证中找不出其单位的房租收入。又如市某邮政局将所有的房租收入分别记在了多项业务收入名目之下,冲抵业务指标。
(三)监管不力,埋下犯罪隐患
许多单位在门面房的租金收取、价格制定等管理上不公开,缺少监督,致使房屋租金情况被完全置于隐秘状态,以致出现如今的市场繁荣与多年前的市场萧条时期相比,门面房价格一直未变的虚假现象。大多数单位5年、甚至10年价格都未提升过一次。如市某公司下属公司,多间门面房长期交由范某一个人管理,他将收回的房租长期不上交财务,用于炒股、赌博和非法活动,直至案发还有近10万元不能归还。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
1、制约机制的缺失使房屋租赁费化为“小金库”成为可能。有些单位的门面房多年交由一个人管理,无论是制定价格、签订合同,还是收取房租都是由一个人来操作,造成多年一个价格,承租人得便宜,管理者捞实惠,单位受损失。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收入现金或转账应及时入账,而有些单位对房租收入不管不问,管理者将房租留在自己手中一年甚至数年,为挪用公款或贪污犯罪提供了土壤。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该由谁审批、如何审批、如何监督、经营收益由谁管理和支配,此项工作由哪个部门负责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法规和制度也不健全,使房屋租赁费成为一个黑洞。
2、财务管理混乱,使一些人浑水摸鱼。房租收入应列入“其他应收”或“房租收入”科目,而有些单位为了逃避税收,或是为了完成上级指定的业务指标,或是为了将“小金库”掩饰的更隐蔽,故意将“水”搅“混”,将房租列入业务收入内。如市某金融机构为了完成上级部门制定的“中间业务收入”和“其它收入”,同时为了少缴税,多年将房租收入分别记作多项业务收入。调查人员多次反复查账、调集证据,在账上都找不到该单位的门面房收入,经原来财务人员反复查账,才找到几笔与房租收入数额大致相似的数目,具体是不是房租收入无法界定。
3、利益的诱惑使某些人铤而走险。将房租纳入“小金库”的单位,多数是将不能在大账上支出的款项列到“小金库”中,用于报销一些不应该支出的费用,浪费国家财产滋生腐败的同时也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但在一些领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公不违法”的误区,对于纳入“小金库”的房租随意支取,自己也提供了一堆不规范的收款、收据,致使单位领导将“小金库”视为私人的钱袋,一些纯属私事的开支也从“小金库”支出。有的“小金库”方便了公款吃喝和公款行贿,有的单位建立“小金库”就是为了贪污、挪用或集体私分。
三、预防对策
1、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教育,以案释法增强拒腐能力。如结合每个单位出现的问题,与相关人员进行法制座谈、对房屋管理人员进行法律培训、组织开展警示教育等。
2、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一是要完善监督机制,严格监督责任。对于门面房的价格制定、租金收取应该有不同的人来完成;二是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对于收取的房租无论是现金还是转账都应及时入账,严禁长期留在个人手中;三是增加透明度,房租价格要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四是加强对公房租赁管理人员的监督考核,实行定期轮岗制度。
3、强化责任,严格管理。公房数量多的单位可设物业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租赁事宜,并签订责任书。租金由财务人员来统一收取,并由财务人员编制、审核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是否符合规定,支出是否符合规定。
4、严肃查办案件。对坐收坐支现金及违反现金管理,超范围、超限额使用现金等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现象,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集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成为领导者与全体工作人员的普遍要求,说话讲求实情,办事讲求实效,因而有效促...
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一再证明,愈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愈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