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的天津魅力四射,光耀渤海湾。青岛、大连、秦皇岛等环渤海湾城市群的迷人风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被“奔跑复兴”的天津一览无余。
遥远望去,天津老城除了几处曾经恢弘但早已容颜老去的大楼上多了一些翻新用的脚手架外,并无太多的亮点和色彩。可就是有一点近来让沉默多年的天津人兴奋不已、骄傲万分——那就是他们所正在建设的滨海新区,很有可能成为继深圳、浦东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滨海新区的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皮黔生指出,我们要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规划建设好新区,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和重托。就在此时,我们听说新区内一位企业家提出要以“一分钟不耽误”的标准服务好客户,加快企业发展,这个人就是天津天联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富胜。
“一分钟不耽误”是天联公司的客户服务标准
初识赵富胜,是在“麦莎”台风刚刚过境的午后。他身着一件极普通的白色衬衫和深蓝色西裤,手提一个已经掉了少许皮的公文包,在路口等着我。当我们彼此走近,确信今天我要采访的企业家就是面前站着的这位瘦削中年男子时,我有些不知所措。握手问候之后,我被他请上了豪华的奔驰车,也就此开始了我们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一分钟不耽误’是您在学习新区管委会主任讲话精神之后提出的口号吗?”
“不,这只是一个巧合,实质上这是我们天联公司3年前成立时确立的客户服务标准。”
“您做得到吗?”
“我必须做到!”他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为什么?”
……
他曾把近20年的青春“耽误”了。
赵富胜出身于天津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从小就开始接受工农革命教育。父亲是老劳模,更是天天教育他长大要听党的话,做革命的螺丝钉。于是,在小富胜的心里,从小就牢牢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学习工作理念。高中毕业以后,他便主动要求参加工作,加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光荣队伍中来。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考核,小伙子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不久便被安排到了天津市对外供应公司所属的友谊商店服装柜台,负责销售工作。
这下可把赵富胜乐坏了,他决心向张秉贵叔叔学习,有朝一日超过爸爸,成为全国劳模。当时,柜台里大多是些年轻小伙子、大姑娘,工余时间他们喝酒的喝酒、聊天的聊天、谈恋爱的谈恋爱,而赵富胜却独自一人在柜台里整理货物、清点数量,及时向领导汇报销售情况,提供进货参考。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大家发现这个小伙子不但工作积极,而且学习勤奋,是大家业务上的好帮手,于是便推举他为柜台的小组长。
小天地,大舞台。赵富胜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领导”之路。同样的努力,更多的付出,使他不久便升到了五金家电销售部经理的位置。这也成为当时友谊商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商店里最紧俏的物资部里一个被称做经理的22岁毛头小伙子为人扛这扛那,忙碌不已。
面对着党旗宣誓的那一天,小伙子激动得泪水涟涟。他知道,从此以后,他就不再是爸妈膝下的好儿子,他要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3年之后,他被调到了外供公司党委系统,团委书记、宣传科科长、党委办秘书等多项工作先后压到了他的肩上,这一干就是8年。8年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尤其是在这期间,面对公司的分房,作为他当时的工作岗位,本应给予照顾,但他从不伸手。自己一家3口仍居住在一个15平方米不到的老房子里。
伴随着中国商贸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加快,一批老的外贸公司经营状况却日渐衰落,赵富胜所在的外供公司亦是如此。于是,他又临危受命,成为了总公司一家二级法人单位的董事长、党支部书记、总经理。上任伊始,他便提出各种改革措施,以求尽快脱离困境,但最终直至企业濒临倒闭他也没能如愿。
眼看着自己为之奋斗了近20年的企业成为这样,他的心里似辣椒水钻肠、如苦胆汁入胃。儿时几位好友相继携百万元家资,劝他弃“暗”投“明”,而他却带头苦干,加倍工作,夜以继日,期望大家能够同心同德,共渡难关。
结局是大家都能预料到的,只有他还在“说梦话”。无奈地他走出熟悉的楼梯,他离岗了。近20年的青春和智慧献给了它,留给赵富胜的是一贫如洗,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更没有劳模称号。
友谊天联 诚信绘蓝
不惑之年的赵富胜回到低矮潮湿的宿舍楼,与爱人相对无言。面对企业濒临倒闭,靠自己的力量又不能使企业起死回生而感到困惑面对爱人多年来为支持自己的工作而辛勤操劳感到内疚面对儿子的埋怨,他耐心说服教育,讲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为了给广大下岗职工再就业树立一个榜样,他决定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到底干什么呢?赵富胜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他坚信,那就是不管干什么,自己一定能成功。因为在他身后,有两个坚强的后盾,一个是小家,另一个是日益繁荣的国家。
站在吞金吐银气势如虹的天津港码头,赵富胜心里感慨万分,原来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正在成为世界的产品制造基地,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做一只小蚂蚁,继续为祖国的外经贸事业贡献一份智慧和力量呢?想到就要做到,赵富胜随即开始了市场调查。严峻的市场环境、激烈的无序竞争使许多货代企业纷纷倒闭或转行,原本风生水起的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在2000年以后,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的货代行业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街头,而且必须尽快突围,否则等大量外资货代涌入之后,必将悔之晚矣!一种强烈的求胜愿望刺激着他,立志要在天津港的货代行业里摸爬滚打,建设一支中国货代企业的生力军,对抗来势汹汹的各国货代强敌。
经过和爱人商量之后,他便开始了“还算顺利”的拆借之路。从老母亲那儿借来了3万元,从姐夫那儿借来了8万元,从朋友那儿又七借八凑的,加上太行的十几万元外债,开始了愚公移山。当时是我国刚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一直以来产不足需的聚乙烯进口量陡然加大,而国内众多货代企业除了几个老牌国企能够代理此项产品外,其余少有人涉足。精明的赵富胜意识到这便是上帝为他打开胜利之门而开的一扇窗。他决定,天联公司从此便专著于进口聚乙烯的专业代理,为偏远地区的塑料制品企业服好务,让他们为正在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物美价廉的塑料制品。
而另一方面,这些聚乙烯产品加工企业多为中、小、乡镇和个体企业,产品品种少、资金紧张。为了缓解他们的压力,赵富胜竟再次冒着巨大风险向朋友和银行借贷,为客户代垫关税。而这时的他依旧是穷光蛋一个。
有一次,赵富胜为了替一个客户代垫关税,却怎么也凑不够那笔钱。于是,他向客户如实通报,请他们想办法凑够8万元,没想到客户竟以他有言在先为由,予以拒绝。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他不得不向一位远在秦皇岛的朋友求助,为防止汽车倒乘火车路途不安全,他穿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怀揣8万元现金连夜往返,连口饭也没顾得上吃便匆匆赶去港口缴税提货。直到凌晨两点多货终于提出来了,早已筋疲力尽的他又冒着大雪亲自爬上车厢,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下挨个清点货物,力求万无一失。
赵富胜就是这样以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严谨、勤奋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几年来,他带领全体员工,凭借着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终于在天津港立足下来。
回首3年创业的艰辛,赵富胜轻轻地挥挥手说这不算什么。天联公司在中国货代行业的舞台上还很小,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尤其是2005年12月11日以后外商将被允许在中国独立经营货代业务,实力强大的国外货代兵临城下,尚显单薄的天联公司必须加快发展,不断创新,方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他动员爱人于智霞也加入到货代行业中来,成立天津中轻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拓展聚乙烯的进出口业务,将天联国际的服务内容向前延伸,全面提高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并表示要在两三年内尽快建立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仓储中心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立更加专业化的物流体系,使天联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真正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化代理聚乙烯企业。
面对未来,赵富胜信心百倍。他说今年“十一”以后,天联公司将搬进滨海新区高档别墅式商务写字楼——财富星座进行办公了,欢迎大家来“津门常做客”,多提宝贵意见。他也一定会像中科院博士生导师、书法大师启功的学生张恩和老先生给他的题字中所说的那样,“能上龙门路,不戏芙蓉池”,让天联国际“龙腾”渤海湾,“富贵”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