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和平崛起,这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今年以来,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中海油公司参与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并购,还有最近出现的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网络业务事件,更是引起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的高度敏感。这些事件表明,中国能否真正和平崛起,越来越和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在这一背景下,8月21日,将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推出的2005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界自身的实力排名榜,也可看作是中国能否真正在世界崛起的重要参照物。
从今年评选的情况看,有几个数字特别值得重视。
首先是中国企业500强的“门槛”越来越高。2002年首次推出时是20亿元,2004年为31亿元,今年评选时一下子跃升至46亿元。这个数字说明中国企业500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大型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与此相应的一个数字是,今年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占GDP的比例高达86.04%,而2002年这一比重为63.64%,2003年为67.99%,2004年为77.04%。这些数字显示了中国500强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
还有,在今年推出的500强名单中有112家是新入围企业,这体现了我国企业重组改革的成果,也是我国企业充满活力的表现。
另外,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1995年我国只有3家公司入选世界500强,而在今年的财富榜上,我国企业有15家,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跻身世界500强第31位,比2004年上榜的首位中国企业大幅提高15位。
在上面这些让人兴奋的数字出现的同时,今年中国500强的另外一些数字也令人不安:2005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分别只相当于2005世界500强同类指标的8.4%、7.0%、6.0%。世界研发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世界500强创造和拥有,而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产品80%依赖进口等。
当今世界,经济是各国利益竞争的激烈战场,而代表世界各国参与这场竞争的主角就是代表各国利益的各类企业。虽然在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呈现出国籍模糊化的趋势,但是,企业背后的利益主导并没有因此而削弱。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是“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市场竞争,也是在本国市场上与国际企业进行竞争。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理论,从企业的角度看,意在平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让世界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提升世界经济的整体水平,而不是仅仅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强大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实力增长的必然,也是实现中国企业与世界共同繁荣的一种有效途径。
也许一个人的一生燃尽了,也只不过走在一个小山包上,但是百年之后,他总要给后人留点什么。
大海,人类生命的源泉,以其辽阔苍茫的雄浑意境、富饶弥贵的珍惜资源,多少年来,在与人类相互交融、和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