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职场动态>> 正文

巨笔如椽赋新韵

企业报道  2017-02-23 09:55:11 阅读:

 

  驰骋围海舞台,高扬改革旗帜,冯全宏和他的创业团队从机制和体制上做大文章,创新管理,开辟出一条企业腾飞的阳光大道!

  1999年底,围海公司经多年摸爬滚打,初步完成原始创业目标,作为一支海洋施工企业,公司业务范围不断向外延伸,为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冯全宏毅然决定进行两次“大搬家”。第一次是公司总部从发源地宁海县胡陈港基地搬到宁海县城,第二次是从宁海县城搬到宁波市科技园区。两次搬迁挑战重重。但他权衡利弊,着眼大局,勇敢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动员会上他深情地向广大职工说:围海公司是每个围海人一步一步用泪水和汗水打拼出来的,让它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现在市场日益激烈,围海公司只有凭借宁波市东方大港优越地域优势,加上科技园区先进高新技术和人才等信息支持,才能如虎添翼,跃然腾飞。

  如果说公司搬迁为企业腾飞提供了宽广舞台,那么,冯全宏认为,公司要大发展,最关键还是要从机制和体制上做大文章。

  于是如何进一步理顺体制,建立适应激烈市场竞争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成了冯全宏积极探索实践的严重课题。他紧紧抓住每一次改革良机,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充分利用开荒围垦机具设备,开拓水利水电建筑市场。1991年将机具站改建为浙江省围海工程管理处,1992年改建为完全企业化管理的围海公司。顺应中央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精神,他多次走访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人事厅等部门,潜心准备公司改制工作。面对这样一个拥有2200多人的国家一级企业,人多事杂,政策问题、程序问题、机制问题、编制问题、制度编订问题、人员安排、企业下步发展等,改制之难可想而知。冯全宏一方面跑省城向各有关部门咨询改制政策,一方面下工地向职工们解释宣传改制利弊关系。常常夜不能寐、日不能食,老伴心疼地说:“老冯,都一把年纪了,这么拼命到底为了啥啊?”冯全宏说:“公司改制是围海发展的一件大事,我上不能让国家有损失,下不能让职工群众吃亏,在这关乎国家、职工群众利益紧要关头,我个人累点苦点值得啊。”就这样,凭着一股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钉子精神,在企业改制这段时间里,冯全宏先后领导组建了6个子公司和10个分公司,综合资本运作达1.46亿元,从原来100%国有企业变成一个国有股、集体股、个人股共生共荣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解决了市场主体等一系列机制问题,使公司经营班子实现责权利有机统一,国有股得到更为稳定的保值增值。

  新体制需要有新的管理制度。伴随公司改制工作顺利开展,冯全宏带领班子成员自觉顺应体制改革需要,对公司历年来形成的102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全面修订,全新出台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公司高层管理运作原则、经营管理运作模式、财务预算和成本核算、ISO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行政综合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八大类新制度,形成适应股份制体制新的管理体系。新体制催生新机制,“三层关系、两制建设、三位一体、综合运行”的机制模式已全面启动。

  伴随新机制全面启动,面对企业未来发展,冯全宏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全面估量与科学分析,制定出企业未来5年发展规划,确定了转换机制,实现两个转变的目标。决心在5年内将公司发展成为浙江省水利建筑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集团。如今,经改制后两年耕耘,公司经营机制已发生翻天覆地转变,公司已从单一水利施工企业逐渐过渡到从事水利水电、房屋建筑、港口海岸、市政交通施工多元型转变;从事建筑施工同时,逐步向水电站投资开发、房地产投资开发、围垦投资开发经营等领域拓展,取得顺利进展。目前在建水利工程50多个,其中工程合同量超亿元大工程6个;公司已投资近1亿元,正在贵州开发两个水电站;宁海房地产开发项目1个,投资3亿多元;公司还将在山东、江苏、江西等地围垦3个项目,投资将超过10亿元。良好的发展态势预示着围海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更多专题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钱营孜项目节后工作快速启动侧记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浓浓的年味还没完全消散,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宿州钱营孜2×350MW低热值煤发电...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钱营孜项目节后工作快速启动侧记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浓浓的年味还没完全消散,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宿州钱营孜2×350MW低热值煤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