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具有被动知识和被动技能的机器人,一个生物人只有经过职业培训才能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职业人。”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理事会副会长、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总教练吴文虎教授近日指出,“但光是职业人还不够,要成为一个具有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社会人,必须具备三大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作为一名拥有多年育人经验的业内专家,吴文虎的看法并非空穴来风。当前的职业教育在培养学员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上已经显示出了对传统教育的巨大优势,但并非所有的职业教育都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向现实需求的转化作为出发点的。
吴文虎指出,真正的职业教育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专业类型的设置以职业为导向,就是说培训的内容必须与将来要从事的工作相符合。二是教学的类型以行动为导向,不仅要注重基础,更要注重实训。三是课程的类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因此,学员光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不行,还必须保证“专有所用”,直接面向用人单位的需求。
有了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就可以了吗?不行。
根据吴文虎的观点,拥有了专业能力,可以保证“所学能所用”;拥有了方法能力,相当于掌握了一门触类旁通的工具。但拥有了这两种能力的人,只能说是一个合格的或者优秀的职业人,而不是一个具有良好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社会人。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拥有融入社会的良好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也就是社会能力。“要想做事,先谈做人。”吴文虎这样表示。
吴文虎表示,为了使学员顺利实现从一个职业人到一个社会人的过渡,在职业教育过程当中要培养学员敬业、求实、诚信的品德,使得他们学会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武装自己,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但是,如何理解作为一个生物人经过职业培训走向一个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过程呢?
针对这个问题,吴文虎认为,人才的基础不应该是建筑学的基础,而应该是研究生物学的基础。建筑学的基础是沙子、水泥、砖块等材料的堆砌,“万丈高楼平地起”也只不过是“集沙成塔”的感觉,它强调的是积累的过程。而生物学的基础则是强调植物的根、茎、叶等组成部分在外界阳光、水分等环境的影响下综合发展的结果,因此,生物基础强调的是协调发展的过程。
煤炭业是安全事故多发行业之一,而事故的原因大都与麻痹思想、违章作业、管理疏漏等人为因素有关。关爱生命...
近年,遂宁市政府采购中心发布了购买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的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