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10月,综采一工区废旧物资回收约1.94万件,修旧利废节约成本50余万元。成绩如何取得,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找到了数字背后的秘密。
“精打细算、毫厘必省”,这是持家有道的“节约经”,也被柠条塔矿业公司综采一工区的“喜娃”所演绎着。
“建军,这几个变形的扣板先放在横贯口,下班了给它们整整形还可以继续使用。”
“冯广亮,把这几块铝塑板交回库房,以后还能派上用场。”综采一工区机电检修班班长张怀勇在帮忙检修完乳化泵站后,一边和泵站检修工谢宁认真回收着检修时用剩下的过滤网,一边“唠叨”个没完。一根扎带、一条螺丝都难逃张班长的“火眼金睛”。旁边的人说:“张班长天天如此,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大家都叫他‘节约达人’。”
张班长平时对工人很好,也很喜欢笑,所以他也被工友们起了个外号——“喜娃”。张班长有公认“节约三绝”,这也是他的制胜法宝。
绝招一,勤思索严格控制材料使用。检修中,一些消耗材料只要有希望可以节省下的,“喜娃”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节省。旧螺丝生锈了,除完锈后用乳化液洗干净继续使用;旧扣板变形了,地面用液压机压压再用。绝招二,勤动脑开展技术创新。由“喜娃”提议并实施的油脂储存板车技术创新,在各个区队推广使用,定量加油,避免浪费,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油脂在倾倒过程中的浪费,受到了广大员工的喜爱。绝招三,勤动手积极修旧利废。支架上电磁阀修旧利废是“喜娃”最拿手的,一些串液后更换下的阀片,经过“喜娃”“拆东墙补西墙”的重新拼组后,就会有了“用武之地”。
“干活不节约,好比买个没底锅”,谈起节约经,“喜娃”常叨叨一句话:“只有把公家的东西当成自家的,才能物尽其用,避免铺张浪费。节约无小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时间长了算下来就是一笔可观的费用!”张怀勇的节约经就这样一遍遍地念着,时间长了,周围的人也受到了感染。
节约达人”“喜娃”的事情经过区队的宣传,在职工中引起极大反响,大家的节约神经好像被“刺激”了一下,在全区队活跃了。
“这个月我又收获满满,新制作的阀组快速更换工具投入使用后,比以往操作安全、快速,使用效果非常好,提高了安装效率,真省不少力......”
“针对采煤机行走部和电缆槽之间的空间狭小,造成采煤机行走部注油效果不好,我们煤机检修小组研究对注油枪接头进行创新改造,此举不仅可提高注油效率,延长设备使用率,还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呢”。
“快看,我们用废旧皮带加工的挡杆吊挂装置,及有效利用了废旧皮带,又保障了职工们开机时候的安全。”走进综采一工区机电检修班每个人都自豪介绍着各自的“宝贝”。
节约节约,积少成多,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综采一工区齐动员,出绝招,同唱节约歌,共谱降耗曲,人人争做节约“达人”,用创新力量祝推公司高质量发展,誓将节支降耗进行到底。
歌曲《热恋的故乡》,唱出了多少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乡的真挚感情。四十年前的安徽萧县庄里乡小蔡村,村民们住着石墙草房,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岁月不老,战鼓催征。物探231队入川后,会战川南,攻坚川东,拼搏川西,挺进云南、鏖战广西,跋涉内蒙,鸣炮大庆。历经岁月交替的风霜雨雪,勘探路上的探索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