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用新型 >> 正文

重庆气矿电磁涡流检测技术应用取得突破

企业报道  2023-03-31 07:17:51 阅读:3732


  3月25日至26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完成池6井至汝溪站管道电磁涡流检测典型缺陷开挖验证。经多方式比对核验,与报告数据吻合,表明气矿取得国产电磁涡流检测技术应用突破。

  电磁涡流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测定被检工件内感生涡流的变化,感生涡流的幅值、相位、流动形式及其伴生磁场受导体的物理特性影响,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式,可与常规漏磁检测互为补位,气矿自2017年引入试点,历时6年,联合攻破关键技术,为在役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科学手段。

  2018年至2019年期间,采用英国I2I电磁涡流检测器,先后在卧118-1井至集气总站、云安012-X7井至云安012-1井两条内部集输管线进行现场试验,结果发现无法精确获取管节长度和管道里程,缺陷定位误差大,缺陷特征量化不成熟,不适用川东气田天然气管道生产实际。

  为贯彻“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重要指示,气矿与技术服务商一道并肩作战、深入攻关,对检测设备进行机械结构改良,研制而成国产“聪明猪”电磁涡流检测器,具有长度短、重量轻、体积小等优势。

  2021年至2022年期间,陆续在卧南干线B段、卧120井至黄葛站管线开展检测4次,但缺陷特征(时钟方位、深度、长度及宽度)量化尤其是缺陷深度量化仍待提升。

  联合团队瞄准靶心、升级革新,侧重优化双节检测器后端皮碗结构设计、量化模型设计等细节,使设备耐磨稳定性、抗干扰性能及数据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次池6井到汝溪站内管道检测需考虑大量高焊缝、不规则变径、硫化氢含量达每立方米50克等因素,对检测设备密封性、抗腐蚀能力、防卡堵等提出挑战。

  2023年2月,检测器运行一次性成功,管道特征、缺陷特征等信号明显,经开挖验证,数据覆盖完整准确,缺陷量化精度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下步,拟在天东19井-龙门增压站等6条内集线推广应用电磁涡流检测技术,同步做好电磁涡流检测数据与智能检测数据对比印证,以成本更经济、作业更灵活、更贴合现场实际的设计定制路径,解决好气田管道内检测关键难题,从而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更多专题
40年前,他开始绿化荒山

歌曲《热恋的故乡》,唱出了多少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乡的真挚感情。四十年前的安徽萧县庄里乡小蔡村,村民们住着石墙草房,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勘探岁月写华章

岁月不老,战鼓催征。物探231队入川后,会战川南,攻坚川东,拼搏川西,挺进云南、鏖战广西,跋涉内蒙,鸣炮大庆。历经岁月交替的风霜雨雪,勘探路上的探索与创新...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