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正文

攻坚之路党旗红

企业报道  2023-01-30 21:15:30 阅读:6542


  ——河南能源集团鹤煤三矿党委加强党建掷地有声

  一边是降下来的煤价、疲下来的市场,一边是热起来的人心、鼓起来的干劲,一面是干部带头实干,一面是力保一线职工工资,比奉献的人多了,比待遇的人少了,在河南能源集团鹤煤公司三矿这一切都得益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示范引领。

  “越是在困难时刻,越要发挥好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该矿党委和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在思想引导、营造氛围、典型示范、鼓舞士气上下功夫,在立足大局、主动切入、虚功实做上做文章,为全力做好“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提供舆论支持与思想保证。2022年,该矿在确保安全的同时,煤炭产量达到73.2万余吨,完成计划的100.01%,总进尺6889米,完成计划的102.35%,呈现了平稳的发展态势。去年,该矿党委先后被能源集团、鹤煤公司评为“先进党委”。

  思想教育——聚合力

  当年,在该矿形势任务教育的氛围尤其浓厚:“降本增效、节支降耗”主题教育,“我为三矿献言献策”,“进班组面对面”宣讲交流,全矿开展“面对困难,我们怎么办”大讨论,举办专题学习会、宣讲会、讨论会、板报展……职工参与基本达到了全员覆盖。

  面对极为严峻的煤炭形势,该矿党委坚持把“为生存而战”作为当年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向职工讲清上级文件指示精神、各项政策法规,讲透公司、矿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各项规划部署,坚定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该矿坚持把直面危机的勇气转化为克服困难的动力,广大职工积极投入到保障安全、破解难题、增收节支、创新创效、生产经营的“主战场”,形成了全员抓安全、挖内潜、增效益的精细管理新格局。去年,该矿采一队在生产条件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使进尺稳中有升。当年,该队煤炭产量达到67.6万余吨,完成计划的100.45%,占全矿产量的92.35%,成为全矿出煤最多的单位。

  正确疏导——激活力

  随着公司各项政策文件的陆续下发,该矿党委迅速跟进,广泛宣传公司关于企业降本增效的相关政策精神以及信访法、信访条例,并组织职工代表巡视和专项调研,开展职工代表民主评价和效能监察工作,深入基层单位倾听职工的所思、所想、所盼。针对职工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焦点问题,逐级建立信访工作台账,构建“来信、来电、来访”三条“绿色通道”,全天候向职工开放,方便职工的信访诉求。另外,该矿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不断丰富扶贫送温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认真做好调查摸底,摸清困难职工家庭生活困难状况和帮扶要求。同时,该矿坚持救急与救难相结合、困难与特困相兼顾、重大节日慰问与日常救济救助相补充的原则,合理安排好“节日送温暖”、“三八助单亲”等帮扶工作,建立了工会干部、职工代表与困难职工联系卡制度,定期到困难职工家中走访,了解困难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去年9月5日,该矿煤二队职工刘进国的父亲发生车祸住进医院。该队得知此事后,立即在全队开展了“车祸无情人有爱,献出爱心见真情”的捐款活动,两天时间里,该队有85名职工为刘进国的父亲捐款12250元,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另外,去年该矿抽放队、机修车间、煤一队、机电二队等单位先后为困难职工、患病职工和病故职工捐款献爱心,帮助困难职工度过了难关。

  示范引领——鼓动力

  困难面前,该矿党委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节支降耗”、聚焦“降本增效”、瞄准“生产一线”,挖掘典型,先进典型事迹,树立正确舆论导向,真正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该矿党委按照“两学一做”要求,注重把“学”和“做”的工作作风贯穿到工作中,积极开展“贴一线 转作风 聚合力 保生存”活动。该矿着力强化“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的思想,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交流、提任和退出机制。另外,该矿党委认真执行重大问题议事决策制度,严格落实议事决策程序,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相互补台,密切配合,没有杂音,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同时,该矿各基层党支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了“先进党支部”、“党员先锋岗”、“五好党员”、“ 党员责任区”党员争先等活动,发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带头参与降本增效,带头开展技术攻关、带头开展小改小革、带头回收复用、带头修旧利废、带头提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该矿三三队面对困难不低头,关键时刻不掉队,变“压力”为“动力”努力使进尺稳中有升。去年,该队岩巷进尺1329米,完成计划的101.61%,而且成为四个岩巷队进尺和超计划最多的单位。(许宏勋)


更多专题
40年前,他开始绿化荒山

歌曲《热恋的故乡》,唱出了多少远离故乡的游子对故乡的真挚感情。四十年前的安徽萧县庄里乡小蔡村,村民们住着石墙草房,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

勘探岁月写华章

岁月不老,战鼓催征。物探231队入川后,会战川南,攻坚川东,拼搏川西,挺进云南、鏖战广西,跋涉内蒙,鸣炮大庆。历经岁月交替的风霜雨雪,勘探路上的探索与创新...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