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科研尖兵冒雨攻坚 精准数据助力建设

企业报道  2025-04-02 10:28:02 阅读:1306

  ——天研院实验中心团队高效完成大探1井气体分析任务

  大雨倾盆,泥泞的井场上,实验中心技术骨干与现场工作组在寒风中弓身协作,他们手持工具,在无预设取样点的管线旁争分夺秒搭建临时取样口,雨水顺着安全帽檐淌进衣领,却无一人停下手头工作……这一幕正是天然气研究院科研实验中心团队在大探1井紧急任务中的真实写照。面对川西北气矿眉山天然气净化厂建设的迫切需求,这支“科研突击队”以专业与韧性突破多重考验,顺利完成关键气体组分分析,为脱水装置分子筛选型奠定坚实基础。‌

  “取样口缺失、极端天气突袭、硫化氢浓度极低,每一项都是‘拦路虎’。”实验中心副主任周永阳回忆道。任务要求单次至少须采集50升气体样品,按照标准要求,既要控制取样气速,又要防止雨水污染样品。团队不仅采用双层防雨模式小心翼翼地护住乙酸锌吸收瓶,而且还需要手动调节阀门以控制气速,三个人轮班接力,在大雨中连续蹲守,确保硫化氢与吸收液充分反应。“必须时刻关注吸收管液面高度,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工程师吕微言裹着湿透的工服,在简易棚中完成12个气体样品的平行样交叉验证,数据偏差严格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内。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以团队连续奋战近13个小时顺利完成全部气样采集和现场硫化氢含量化学分析的战绩告捷。‌

  高效攻坚的背后,是实验中心团队连续多日的模拟推演。早在进驻井场前,团队便与气矿管理部门及大探1井现场技术负责人深度讨论工作的细节,包括目的、工作内容、完成节点、现场条件、取样要求,以及分析检测要求及质控要求等,逐项制定应急预案。“若按常规方法取样,雨天会导致硫化氢溶解度异常,数据将严重失真。”双方多次沟通,先后组织多轮研讨反复审核讨论,最终确定涵盖安全防护、样品溯源性等10余项具体措施的实施方案,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正是这种“把问题防患于未然”的极致追求,让现场作业一次成功率提升至100%。

  从暴雨中的50升气体样品到脱水装置分子筛选工艺的优化蓝图,实验中心团队用“泥巴裹满裤腿”的坚守诠释了科研服务的价值内核。他们的身影,不仅是井场上的技术标杆,更成为联动产研、护航重大工程的生动注脚——因为每一份“高效”的背后,都是专业沉淀与责任担当的交响。此刻,大探1井的脱水装置前期准备工作已准备就绪,而千里之外,实验中心的征程永远在路上。(符乔 周永阳)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