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煤新集刘庄矿业开拓一队盾构机作业线以月进尺371的好成绩,再次刷新了矿井主要大巷最高单进纪录。自项目进点以来,该盾构作业线掘进效率较传统硬岩炮掘提升57%,实现了单日推进17.5米的好成绩,创造了“盾体直径直径最大、组装硐室最大、井下吊装安装最重、首次转弯半径最小、拐弯期间月单进最快”的五项“两淮矿井之最”,为保障矿井正常生产接替赢得了宝贵时间,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龙年的“收官之作”,宣告刘庄矿业盾构机作业正式跨入了岩巷掘进“高速通道”。
破冰
2024年5月23日,“新盾一号”在东翼轨道大巷开始了它的试运转之旅,但新装备的应用并非一路坦途。地层岩石含泥量大,盾构机“吃硬不吃软”,掘进过程中,刀盘喷水打湿的泥岩,经常糊住刀盘,严重影响掘进效率。
盾构机首战遇冷并没有浇灭开拓一队职工的热情。“别人能干成的,我们一定能干好。”开拓一队队长陈锦及其团队憋足了劲,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经过和厂家现场研究讨论后,该队在更换新型除尘设施的同时,将刀盘喷水适时关闭,并在刀盘卸料口增加降尘喷雾。下山掘进期间,拖车后方加装了风动排水泵,在第一个循环推进的过程中,增加刀盘转速,刀盘排出湿渣,第二个循环进行全速作业,加大出矸量,既控水又不影响支护,极大减少了糊刀盘的现象。
“解决了客观因素的影响后,我们对劳动组织方式进一步优化,中班、夜班集中推进作业,早班检修和清理刀盘,将铲刀口和滚刀仓全部进行清理,为生产班做充分准备,刀盘堵塞情况再没有发生过。”开拓一队技术员梁德志说。
突破
进入9月份,近百米长的钢铁“巨龙”正在徐徐穿越265米长的U型弯,进入新阵地。“与直线掘进相比,转弯掘进对盾构机的机身姿态、运输系统和作业步距的要求更高、更精准,盾构机体型长,机体倾斜运行,施工的难度和强度史无前例。”掘进副矿长徐礼亨介绍说。
姿态是盾构机的行业术语,相当于盾构机的眼睛,姿态数值有偏差,盾构机方向就会跑偏。“新盾一号”施工东翼轨回联巷进行小半径U型转弯时,该队积极加强与技术部门沟通协调,随时根据井下实际地质条件和层位对剖面轨迹及盾构机姿态进行微调,将掘进的误差控制在20mm以内,确保盾构机掘进测量打出的激光与全站仪完美匹配,实现掘进方向和设备姿态的准确。
为了适应小半径转弯掘进,开拓一队以问题为导向,大胆改革创新,安装转弯皮带,并定制一批适应转弯的皮带防跑偏装置。在转弯皮带延伸期间,利用地锚对转弯皮带架进行固定,使其在转弯过程中抓地更稳,有效保证了巷道出货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该队全体干群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下,实现了小半径U型转弯巷道月进尺161米的佳绩,创两淮地区盾构机小半径弯道施工进尺纪录,为岩巷快速掘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远航
转弯施工结束后,刘庄矿业发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实现盾构机快速掘进的“动员令”。此后,“新盾一号”一路高歌猛进,开启了矿井安全快速掘进新征程。
“我们按照‘科学组织、正规循环、均衡生产、平稳推进’的生产组织理念,最大限度实现了盾构机‘掘、支、装、运’等工序的平行作业。”开拓一队队长陈锦介绍,在盾构前方进行掘进作业时,后方机载液压锚杆钻机能够迅速对顶板和两帮进行锚杆支护作业,管线延接、底板铺底整平与盾构机掘进同步进行,以其高效的联动机制,优化分区域生产组织模式,大幅提升了支护效率和掘进速度,保证了盾构机作业线顺利推进,彰显出机械化配套作业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优势与价值。
“新盾一号”在挫折中逐渐成熟,在磨合中不断优化。通过科学调度、精准指挥、高效协调、精心组织生产,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合理安排现场工序衔接,“新盾一号”潜能得到有效释放、生产效率大幅提升,12月份实现月进尺371米,同时以掘进17.5米再次刷新了日进尺单进纪录,真正实现了盾构上“高速”。
“盾构机作业线的成功应用,有效缓解了矿井采掘接替紧张情况,也更加坚定我们推进生产方式转变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盾构机作业线持续发力,以拓荒者的姿态,积极应对困难与挑战,为公司构建‘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不断贡献新的‘苍龙’之力。”刘庄矿业党委副书记、矿长焦金宝说。
作者:陆刚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