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动态考评机制让先进区队既有面子又有票子,后进区队坐不住必须奋起直追,真正搅动了安全生产的一池春水。”这是皖北煤电集团智能公司一名生产科区管理人员在谈及新推行的《内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最优、最差工作面或系统评选办法》时的切身感受。近日,为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促进动态达标,该公司专门出台《办法》,通过建立科学量化的动态考评体系,构建起安全生产长效激励机制。
动态考评激活安全动能。该《办法》依据皖北煤电集团公司2025年安全管理1号文制定,首创建立了覆盖全生产全过程的动态考核评选机制。考评范围涵盖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主运输系统、辅助运输系统、主要供电系统、通风系统、选煤系统,采取月度百分制量化考核。考核指标设置突出生产安全事故、“三违”、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问责、生产任务、否决项等6个方面安全生产核心要素,通过精准“画像”,确保考评结果客观公正。
创新实施"三个一"动态管理机制。即:数据采集双轨并行,由调度所与技术科分别负责产量指标、运输效能等动态数据采集,通过交叉验证确保数据真实性;三级审核机制,由基层单位申报,职能部门初审,分管领导终审;阳光公示制度,安监处每月5日前完成综合评分,经审核后在矿内网公示接受监督。
建立全过程跟踪考核机制。每月3日前完成基础数据归集,5日形成考评结果,对连续入围“最差”榜单的单位实施阶梯式追责。即:首次通报批评,二次经济处罚,三次启动组织处理。“一票否决”条款的设置,实现了对重大安全隐患的零容忍。
奖惩分明激发内生动力。采取“负面约束+正向激励”,在季度安全标杆、年度先进单位评选上向“最优”单位倾斜,对“最差”单位实施累计追责,形成从绩效扣减到职务调整的完整约束链条。
《办法》实施以来,相关单位补短板、查不足,既争先进的“面子”,又强动态达标的“里子”,形成了“先进保位争先、后进对标提升”的良性竞争格局,推动了机制创新促本质安全目标的实现。 (胡云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