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一键启动设备,机械臂灵活抓取备好的样品,自动进行样品密度检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理化检测中心于2024年底研究开发出行业内首台全自动堆积密度检测设备,以机械臂替代人工测定,有效提高分析效率和精度,目前正在开展验证试验。
作为生产的“眼睛”,理化检测中心升级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引入先进技术,应用智能新设备,推进“智慧检测”。近两年来,该单位进一步分解分析过程操作步骤,对劳动强度大、职业危害高等“瓶颈”部分实施“机器换人”,员工身上的“重担”减轻,企业“智力”不断攀升。
“这台自动研磨装置能够对14类不同粒径、不同种类的样品开展研磨试验。”理化检测中心主任李晓霞介绍到,他们通过对研磨最大压力、时间、速率以及研钵研锤刮板的材质、方向、角度等条件进行调试研究,建立了不同的研磨条件,确保了各类样品的研磨效果。
样品粘度自动测定装置上线后,代替人工搅拌、转移、测定全过程,实现了人机隔离。成品检测组副组长王津津说,智能化改造激活了员工身上的“创新因子”,针对熔铸类样品检测分析难度大且流程复杂状况,在单位组织下,他们创新开展试验,引进专业设备,整改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凭借机器“提智”,为员工减负。
以往, 产品粒度分析沿用人工手动筛分的方式,每批样品都需要员工手持喷头连续喷水冲洗筛网才能完成粒度筛分任务。在样品量较大时,当班员工白天无法完成样品分析,晚上还需要加班。理化检测中心与科技公司共同开展水筛粒度自动筛分、转移装置的设计和研制,该装置投用后,水筛粒度分析全过程实现自动化,之前的难题随之破解。
与此同时,该单位采用瓶口分配器代替量筒、移液管等量取溶液,使用玻璃清洗机清洗实验室玻璃器具,这些“小神器”,在提升工作效率上发挥了大作用。
“自从运用仪器自动检测样品的滴熔点,再不需要员工守在设备旁查看实验过程,实验结束设备自动停止,分析结果也一目了然。”谈到优化理化分析方法,技术科科长张正文深有感触。该单位建立全自动石油蜡和石油脂滴熔点器测定微晶蜡滴熔点的分析方法,应用仪器分析代替了手工操作。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成品酸、废酸、粗醋酸、酸水中醋酸含量分析方法的优化,也使理化检测中心不断拓展分析检测能力,缩短分析周期,提升了理化分析准确度。(谭顺兰 董海燕)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