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长杰、郑波)3月1日,恰逢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江汉石油工程公司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工会为奋战在野外施工的基层员工送去了一份特殊的关怀——便携式电推剪。这一暖心举措,既解决了长期驻守偏远工区的员工“理发难”问题,又以传统节日为纽带,让“头等大事”真正成为凝聚人心的“幸福小事”。
深山之中的理发困境
在石柱红页11HF井上,安装工甘云丰摸着刚修剪完的寸头笑道:“以前外出上井两三个星期,头发长得能扎辫子,现在好了,公司给咱配了电推剪,自己动手就能解决!”
“野外施工队伍常年在深山作业,最近的乡镇理发店往返需3小时,调研时发现不少员工用剪刀凑合,导致发型参差不齐,甚至出现“剃光头”的无奈选择。”书记王伟佳介绍到。该公司工会通过现场走访发现,野外施工的员工80%认为“理发不便”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员工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必须把关怀落实到基层一线。”党委书记郭有江在周例会上强调道。该公司工会随即进行采购,经多方比选,最终选定10套专业电推剪设备,每套设备包含6种限位梳、专业润滑油及图文版操作指南,可满足从3毫米到25毫米的多种发型需求,即使零基础员工也能快速上手。
十分钟焕发新面貌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在涪陵焦页26-Z2HF 平台,有着30年工龄的安全员刘敬东抚摸着崭新的推剪感慨,“这礼送得讲究!既应了老传统的好兆头,又让大伙儿从‘头’开始轻装上阵。
电推剪配发至各基层队后,迅速成为“明星物资”,原本需要耗费半天时间的理发行程,如今在倒班间隙十分钟即可完成。“以前上井回来总被同事调侃像‘野人’。现在随时保持清爽,干起活来更有精气神!”安全员刘敬东说道。
技术员陈云霖更是现场当起了“托尼老师”,一边给同事修剪发型一边打趣的调整着限位梳:“3毫米鬓角不挡护目镜,6毫米头顶方便戴安全帽,发型清爽了,戴安全帽都更服帖!”正说着,对讲机里传来作业指令,便利落地掸掉围布上的碎发,把电推剪塞给下个接手的工友:“我去操作室了,推子传给二班的小张——他刚看了教学视频,正手痒呢!”
一推一剪里的大情怀
夜幕降临时,刚理完发的安装工何浩在朋友圈晒出对比照,左侧是凌乱打结的“流浪式”发型,右侧是干净利落的莫西干造型,配文“从荒野求生到时尚先生,只差一把推剪的距离,公司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在春寒料峭的施工现场,这把辗转于不同掌心的电推剪,正在书写着新的故事:它可能是晨会前班长给新人修的“入职第一剪”,或是生日当天工友送的“幸运板寸”,更是传帮带仪式上传承的“敬业记号”,在它辗转相传之时,好似春风拂过巴山蜀水的呢喃,悄然编织出一张温情的关怀网。
电推剪的配发仅是该公司深化“四爱”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公司针对员工作业特点,系统推进“五小”工程建设工作,建设员工生活基地1个,配备劳保鞋柜3套、洗衣机5台、应急医疗箱12个、热水器100台、净水器8台、AED除颤仪12台,修理更换便池水箱26个。持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不仅提高了一线员工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增强了基层班组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从一把电推剪到整套生活保障体系,该公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把把电推剪,剪去的是烦恼,留下的是温情;昂起的是精神,凝聚的是众志成城,携手并进的信念与力量。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