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徐庄煤矿:打造技术人才“储水池” 涵养人尽其才好生态

企业报道  2025-03-27 10:40:58 阅读:769

  17人晋升职务、21人晋升技能等级;13人加入中国共产党,22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2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家、省市、行业评比中获奖……创建“党建+工匠学校”项目四年来,中国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技术人才培养成果颇丰。“技术人才奔涌、创新活力四射”成为该矿涵养人尽其才好生态的鲜明特征。

  徐庄煤矿作为大屯公司最先开发建设、最后投产的一对矿井,伴随着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至今已昂首奋进走过50多年光景。随着生产工艺的提档升级和智能化建设的需要,矿井技能人才青黄不接现象逐渐显露。

  技术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敏锐捕捉到技术人才紧缺问题的徐庄煤矿党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技能人才,打造一批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业务精湛、群众认同的操作技能型人才,适应智能化矿井建设的新需要”成为思考的中心议题。

  经过充分酝酿和细致筹划,2020年以“一引领双培养”为目标的“党建+工匠学校”项目恰逢其时,应运而生。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员在技能学习、技能提升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将工匠学校学员培养成新一代技能大师、着力将非党员优秀学员纳入党组织视野,培养成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是当时开办“工匠学校”的初心与方向。

  为把“党建+工匠学校”打造成品牌项目,该矿党委在多次走访、座谈、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涵盖“政治理论学习、具体业务实操、比武竞赛练兵”的系统性实施方案。同时,在全矿范围内,采取单位推荐、个人报名的形式,选拔肯学习、爱专研、素质高的青年职工参加学习。

  遵循“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为党员”的培养导向,树立“人在事上练”的培养理念,“工匠学校”以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为出发点,在矿井内部挖掘技术骨干组建教学团队,特聘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中煤创新一线标兵、大屯工匠等担任教学教师,充分利用矿井教学场地和实操基地等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努力为徐庄煤矿培养一批拥有智慧、忠诚、敬业品格的“大屯工匠”新生力量。

  该矿严格考核考评,奖优罚劣,对学员和教师及时进行动态调整。通过理论考试、答辩考核、实操考核三轮综合考评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奖励优秀,淘汰后进。通过对教师的日常教学、班级管理、学员学习、技术创新、先进操作法提炼等进行综合考评,考核达标予以奖励,不达标给予考核或解聘,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随着学校培训成效的明显显现,学员名利双收,大批职工争相涌入学校学习。目前,“工匠学校”也从2020年最初的采掘电钳工、矿井维修电工两个班,发展壮大到如今的采煤机司机提升班、采掘电钳工提升班(采掘系统)、采掘电钳工提升班(辅助系统)、矿井维修电工提升班、瓦斯检查工提升班等五个专业班级,涵盖了徐庄煤矿的多个技术领域和工种。专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人员越来越广、越来越精。

  截至2024年底,“工匠学校”已培养学员130余名,平均年龄33岁,累计开班266次,其中理论教学95次,实操教学86次,理论实操相结合教学85次。2025年度,该矿计划学校招生又全面展开,报名与筛选工作正在进行中,计划招生40~60人。

  借助企业搭建的发展平台,广大职工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肯于钻研,积聚力量,踔厉奋发,“工匠学校”逐渐成为了培养技术人才“储水池”。2024年,500多名职工参加了矿36个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100余名职工参加了大屯公司奥林匹克运动会,三名职工参加了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竞赛成绩斐然。

  开办“工匠学校”四年多来,学校学员累计有20人次在各级技术大赛和比武活动中获奖,完成技术创新成果项目20余项。(魏明东)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