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张玺华获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
张玺华(中)与项目组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探讨
“油气存在于地质学家脑海里,问题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解决,梦想只有在行动中才能成真。”这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田地质研究所所长张玺华,对油气田地质研究所新入职员工的讲话。2025年,张玺华被授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以科学家的严谨、勘探者的执着,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领域攻克多项难题,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超千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坚守初心,破解难题,实现裂陷西侧川西南灯影组勘探突破
四川盆地灯影组是中国大气田的发源地,威远气田、安岳气田的发现带动了四川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自1960年威远气田发现以来,川西南灯影组油气勘探长期未取得重大突破。因资料和技术的限制,前期认为川西南仅发育灯一和灯二段,成藏条件差,具有普遍含水的特点,是大气田勘探的“冷板凳”。2011年安岳气田发现后,跳出安岳实现灯影组新突破便成为勘探者的使命,张玺华带领团队人员一头扎进海量资料中,通过对野外、钻井、地震资料解析,创新提出川西南地区存在灯四段裂陷、台缘带,大兴场地区位于加里东古隆起与现今构造叠合发育区,其灯四段具备形成大中型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是勘探突破口。
中石油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公司高度重视川西南发育灯四段台缘带的地质认识,组建攻关团队,重新编制构造图,在大兴场地区论证部署风险探井DT1井。2023年,DT1井灯影组四段测试日产天然气81万方,打破了川西南勘探的僵局,新增有利勘探面积1000平方千米,估算资源量3000亿方,为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辟了新阵地。
务实创新,勇闯禁区,茅口组老层系结出千亿增储新果实
四川盆地茅口组勘探始于上世纪60年代,发现裂缝系统300余个,探明储量881亿方,平均单个气藏规模1—2亿方,业内普遍认为茅口组仅发育小型裂缝型气藏。2014年,西南油气田部署的MX39井、NC1井发现川中茅口组白云岩气藏,但后续部署结果令人失望。中石油、中石化相继部署探井10余口均未能钻遇白云岩储层,“茅口组不发育层状白云岩、不具备规模增储前景”成为普遍共识。面对这一“勘探硬骨头”,张玺华认为,中上扬子地区茅口沉积期处于区域地裂运动背景,具备发育台槽分异基本条件,回答这一地质问题的关键在于川北硅质泥页岩时代归属。为此,其带领团队复查老井近百余口、分析薄片5000余张,建立盆地铁柱子,查阅研究报告60余份,提出四川盆地茅口组发育大型古裂陷,环裂陷边缘发育规模高能滩相沉积,于川北地区论证JG1井。JG1井钻探结果另团队大失所望,其茅口组岩性致密,不发育储层,未能获得工业气流。团队士气一度低落,甚至合作单位的同事都在说:“玺华,算了吧,茅口组不会有规模白云岩储层的,咱们别折腾了。”
张玺华没有放弃。在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在许效松、罗志立等地质学家的鼓励下,团队细查失利原因,进一步强化地质-地震联合攻关,立足上扬子台地,建立等时层序格架,解决了孤峰组归属问题,明确二叠纪海槽始于茅二段沉积期,提出茅二段发育剑阁-石柱大型台缘带、龙女寺 - 合川台隆带,可形成规模白云岩储层,具备形成大中型气藏基本条件,川中是最有利勘探突破口。集团公司根据这一认识,按照整体控制台缘带、择优探明台隆带开展茅口组勘探新部署。2020年,随着MX145井、JT 1井、PS 6等10口钻井相继获得百万方高产气流,团队人员紧紧拥抱在一起。从JG1井的失利到JT1井的高产,张玺华已经成了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然而,他却从未带孩子做过儿童保健,这让他心中满是遗憾。但星光不负赶路人,无数个夜晚,他和团队在科技大厦里默默耕耘,终于点亮了勘探的熊熊火焰。
2024年,川中茅口组已探明储量超千亿方,获中国石油集团勘探发现特等奖。二叠系已成为四川盆地规模增储上产的“主力军”,张玺华和团队人员用行动诠释了勇闯禁区的勘探精神。
薪火传承,无私奉献,打造“油气田发现家”勘探研究生力军
“每一项突破一定是团队奋斗的成果,一定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成效,团队攻坚克难是基础,人才培养是勘探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是张玺华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始终把团队打造、人才培养看成地质研究和勘探发展的基石,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油气田发现家”勘探研究生力军。他联合各方力量,构建二叠系团队,他率先垂范,弘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秉持“特色突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培养模式。他注重实践锻炼,鼓励青年人才在事上磨练、台上展现,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学术会议,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
经过6年发展,油气田所涌现出众多优秀青年人才,先后获得集团公司科技立业英才、集团公司青年英才、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公司劳模、公司英才等荣誉。张玺华以无私奉献的作风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油气勘探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生力军,扩充了公司勘探硬实力。
“向地球深部进军,点亮万家灯火,是我们每一个油气田人的梦想。”张玺华笑着说。未来,他将带领团队深耕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事业,用执着和创新,为国家筑牢能源根基,让能源的脉搏永远强劲。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钟佳倚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