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天研院“硬核技术”三突破助力公司低碳转型

企业报道  2025-04-02 10:29:04 阅读:1065

  近日,天然气研究院在生物天然气、煤化工、石油炼化行业三大领域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能源环保技术自主化进程注入强劲动能。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深耕天然气领域的专业研发机构,天研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起支撑能源生产全链条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公司打造绿色发展西南模式提供科技支撑。

  生物天然气行业:为我国分布式生物天然气项目提供可复制技术方案

  在东北平原,天研院与某环保科技公司合作建设的生物天然气脱硫项目正式投运。这套处理气量达每小时1000方的装置,创新采用喷淋吸收工艺与自主研发的CT-Redox工艺用CT15系列脱硫溶液,通过反复计算和优化脱硫溶剂初装配比以及加注量,成功将硫化氢浓度从9000ppm降至20ppm以下,远超设计要求100ppm标准。经第三方检测,装置运行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25%,再生效率提升40%。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天研院在生物天然气高端市场的一次成功实践,标志着天研院在生物天然气领域成功开辟新的市场版图,为我国分布式生物天然气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煤化工行业:为煤基清洁能源生产装上“中国芯”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天研院自主研发的“CT6-15”大孔硫磺回收催化剂成功中标某能源公司煤基清洁能源生产项目,标志着天研院自主研发的大孔硫磺回收催化剂正式进军煤化工领域,打破了该项目长期由进口产品主导的市场格局,为煤基清洁能源生产装上“中国芯”。天研院研发团队针对煤化工高硫、高杂质的复杂工况,研发出新型催化剂。该催化剂凭借比表面积大、大孔孔容占比高、吸附硫容高、抗中毒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在低温条件下可显著降低吸附态元素硫的蒸气压,实现更高效的转化吸附和再生。这是天研院在煤化工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为煤基清洁能源生产提供了国产化解决方案,助力煤化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石油炼化行业:为我国大型炼化企业环保净化技术产业化提供示范样本

  在云南石化年产1300万吨炼油项目中,天研院自主研发的“CT”系列硫磺回收催化剂实现全面国产化替代。针对两级Claus+低温加氢工艺,天研院研发团队通过介孔结构调控技术,使催化剂抗硫酸盐化能力显著提升。在为期一年的试运行中,天研院自研催化剂在活性保持、抗硫酸盐化能力等关键指标上表现出色:装置硫总转化率高于设计要求,二氧化硫排放均值较设计值显著降低,装置运行稳定性显著提升。这一成果不仅为云南石化全面推行催化剂国产化替代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大型炼化企业环保净化技术产业化提供示范样本。(徐沁康)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