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份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各单位根据企业年度设备定检计划,有序开启转动设备、起重设备、配电系统等关键设备设施的“深度体检”。今年以来,银光集团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石,以智能运维为引擎,以全员参与为保障,多维度、全方位推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设备管控从“被动维修”向“主动预防”转型,为安全生产注入持续动能。输送泵岗位设备采用磁力泵后,维修故障率降低了60%,设备危险介质泄漏量为零。
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在各生产线,每台设备都拥有专属的“数字身份证”,采购验收记录、维保数据等信息实现共享。银光集团构建科学选型标准体系,将技术参数、安全性能等核心要素纳入设备选型规范,并建立供应商动态评估机制,通过技术准入与质量追踪双重管控,持续优化供应链体系。
在技术档案管理方面,银光集团强化标准化建设,构建覆盖设备采购、验收、运维的全流程管理体系,针对不同服役阶段的设备,实施差异化管控策略,通过工况适应性评价完善设备退役标准。同时,启动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等专项治理工程,建立隐患分级整改机制,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银光集团同步深化备品备件管理,构建“分类储备、质量追溯、供应商评估”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通过实施备件全流程质量跟踪,建立从入厂检验到故障分析的闭环管理机制,并配套制定覆盖采购、仓储、使用各环节的标准化作业规范,确保备品备件质量。
智能化运维,主动防控风险
各生产单位借助设备智能运维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温度、振动等关键参数,结合AI模型预判设备异常,提前实施设备停料刷洗维护,降低非计划停车率。银光集团深化智能运维转型,构建实时监测预警平台,配套可视化“电子看板”,实现设备状态全员共管。通过异常预警与预防性维护联动机制,全面筑牢设备安全运行防线。
以设备本质安全提升为目标,银光集团系统构建全链条预防性管控体系,深化“双归零”管理机制,运用事故树分析、鱼骨图追溯等工具开展设备异常根因治理,依托跨部门技术协同平台,实现隐患整改与经验共享闭环管理,通过设备运行大数据动态优化检修策略,建立差异化维保标准与精准化年度检修模型,推动设备管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防控”转化。
企业创新实施设备全周期安全预控模式,针对新建及首用设备开展模块化风险辨识,系统建立涵盖材质特性、失效模式等要素的风险清单,通过数据建模预判设计缺陷,并制定超前防控方案,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全方位保障。
全员化参与,构建责任体系
化工四厂持续推进设备TPM管理,通过目视化管理、单点教育(OPL),提升员工设备维护技能;银丰设备制造公司邀请离心机厂家来企开展理论与实操培训,确保维保人员系统掌握设备拆装技术;能源动力中心围绕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组织专项培训,并拍摄制作设备操作视频,提升员工主动参与设备管理的积极性……银光集团将技术培训作为抓手,通过内外部培训、交流学习、管理创新、技能竞赛等形式,学习借鉴先进设备管理经验和做法。聚焦自动干燥设备等难点领域开展针对性教学,提升设备管理人员故障处理能力。
银光集团细化年度预防保全计划,明确清扫、点检、润滑等标准化流程,并建立“自主+专业”三级网格化责任体系,使用单位负责设备设施、仪表自主保全部分,将每台设备设施、仪表的日常自主保全任务分解到各级网格责任人,维保单位负责设备设施、仪表的专业保养和维修工作,将定期专业维保工作精准落实到各级网格责任人。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量身定制行业设备管理方案,推动保全标准科学化、专业化。(谭顺兰 朱鹏)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