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最大三维勘探工程的几位共产党员
7月9日,由东方物探西南分公司承揽的西南探区超大型山地勘探项目——川西北部苍溪至剑阁地区三维项目圆满结束。在这个2023年国内最大山地三维项目4200多平方公里的工地上,作为“党建引领创精品,党员建功气大庆”的示范项目,参与项目首道工序测量施工的共产党员,他们在施工作业中站排头、当尖兵,示范引领扛旗帜,项目急难险重时刻奋力攻坚、跋涉奔波的身影格外耀眼。
苟再斌:突击攻坚五指山
苍溪—剑阁地区三维项目北部,山峦起伏,有五座矗立的山峰像人的五根手指,五指山由此而得名。今年西南油气田部署的三维勘探项目,有15条测线穿越山峰。这是参与项目施工的东方物探公司西南分公司测量工程中心一、二联队承担的546285个测点测量布点最为困难的地段。
测区最高海拔1100米以上,最低730米,相对高差370多米。悬崖峭壁,陡岩林立,植被茂盛,隐天蔽日,在这样的区域布点作业,困难重重。
“我们现在要施测的,是五指山的山顶上,是项目最困难的地段。在我们二测面前,没有上不去的山,没有布不下的点。大家对这次的突击布点有没有信心?”“有!”
大家齐声回答,响亮的声音回荡山谷。为了顺利完成攻坚任务,5月4日,苟再斌组织人员,提前对要布设的点进行现场踏勘,据此拟定作业方案。5月5日,组织的12个突击攻关施测小组施工人员带上保险绳、钢钎和施测装备,在苟再斌的带领下开赴布点作业区,开始进行实测。突击组作业人员起早贪黑,苦战两天,完成了1400个接收点的布点作业施工。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又是项目施工的现场负责人,急难险重时刻,应该起好带头作用。党徽戴在胸前,关键是时刻要亮在心中。”谈及项目突击攻坚,已有13年党龄苟再斌这样说道。 “七一”前夕,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西南物探分公司的表彰。
李满勇:第一时间到现场
“李班长,我们这里布点遇到了特殊区域,好像是很隐蔽的民爆物品储存库,有几个点要穿越这里,但这里不能进,你看咋个处理。”“你发一个定位,我马上就赶过来。”
正在临时驻地忙乎的作业班长李满勇,接到操作手曾健从施工作业现场打来的电话,庚即驱车前往定位点。到点查看布点定位现场位置后,马上把现场的情况按程序向项目部做了汇报,项目部根据现场反馈的信息,把要布的测点做了调整。
“项目施工开始后,操作手发现新的障碍无法布点,我都是第一时间到现场,及时处理,保证了后续施工环节顺利和安全。
“作为项目施工班长,特别是一名共产党员,项目施工中处处做好表率十分重要。那是在项目西北段的五指山,是这个项目的困难区域,存在施工进度慢信号差、和高陡作业风险。我及时做了调整,采用合并两个流动站为一组的方式,带好防护设施,要求每半个小时上传施工照片,达到信息沟通及时。同时与队领导一起,到作业现场协调指挥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了安全顺利的完成任务。”
已有19年党龄的李满勇,接受采访时谈起项目施工如数家珍。
李高杨:周旋水库悬崖边
“年轻党员、施工班长李高杨是组织带领18个作业组的施工人员,在两个多月的施工中,完成127121的测点(其中炮点40118个,检波点80340个,钻后复测点6663个)是参与项目施工班组中较多的一个。
“他们班组布点施工的R0924-0945线五一水库一带,前面是水库,后面是无人区,测线上手机信号很微弱。由于五一水库禁用任何船只,需施测就必须从荆棘密布的荒山进入,完成任务后在水库边上,只能又从原路返回。最终,他们采用加派作业小组,组队进山,这段施测区域采用我队研发的网络信号转电台信号装置保障了流动站差分数据信号的正常接收,除R0924-2313至2318共计6个测点因水库悬崖无路可去丢道以外,其它点位均在当天全部完成放样工作。”
“还有参与项目施工的共产党员任健、黄伟、入党积极分子秦照武等,在布点作业中个个都是好样的,如果不是他们主动作为、扛大旗、做榜样,也就很难保证整个项目施工的54万多个测点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
日前,接受采访的队长陈茂如是说。(贺斌 李培双 )
33
中煤新集公司安监局:夏日送清凉有“妙招”
中煤新集公司安监局驻口孜东矿安监处积极应对高温天气,为职工送清凉有“妙招”。一是及时为职工发放各类预防中暑药品。该处及时将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等药品发放到职工手中,预防中暑。二是在井口设置“清凉驿站”,该处在井口为职工准备了甘甜的绿豆汤,确保职工在入井前和升井后都能喝到解暑饮品。三是积极做好防暑降温宣传工作。该处在班前会上播放中暑急救宣传教育片,丰富了急救知识,提高了让广大职工预防意识。(陈广瑞)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