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运气太好了嘛,一到我们这儿雨就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开工以来,项目工区是十天九天都难得见到太阳。”
半开玩笑半倒苦水,唐小松迎接笔者一行的到来。他是四川盆地川东四合场地区页岩气三维勘探首期工程测量施工组长。走进项目工地,施工中那些让人上心的事儿,一件件抖了出来。
熟练操作手跑了
“唐组长,我们班操作手邱洪阳、杨仁洪,招呼都没有打一声,今天早上发现时,人都走了。”
“我们组也有几个人要走,咋个劝都留不住。”
接到作业班一个又一个电话,望着室外不停的雨,唐小松揪紧了心。扳起指头算,出工一个多月来,从项目上溜号的操作手和辅助工,前前后后都走了四五批了,等于上线的作业班人员走了四分之一。这样的状态,施工咋个整喔,唐小松心里很是着急。
他叫各作业班统计一下,把想离开项目的人员名单报上来,他要亲自找他们谈谈。
“你们说说想法,这才上项目,钱都没有挣到为什么要走?
“你们有什么条件,有什么要求提出来,凡是我能够解决的,一定给你们解决。”
“唐组长,我们都跟你那么多年了,上哪个项目闪过火,都是给你整规矩了的哈。”
“不是什么钱的问题,工区山太大了,刺巴笼也多,人钻进去衣服都被划破了。”
“还有就是这没完没了的雨,出来几十天,做不走工作量,我们心里也着急。”
短暂的沉默之后,要离开项目的操作手一个个说开了。结果可想而知,想走的怎么也留不住,加上不打招呼悄悄溜号的,项目施工开工的以来的一个多月中,有10余个作业班的操作手离开项目走了。
三天测了80个点
“项目施工最慢的时候,一天测了多少个点?”
“R1645线上,不到80个点,足足测了三天。
“山太大,很多地方是海拔1000多米以上,又加上下雨,哪测得走嘛!
“关键还是下雨,项目一启动就是没完没了的雨,统计了一下,前34天的工期,有22天在下雨。雨小还可以出去测几个点,那3天能够测80个点还算是好的了,雨大了只有在驻地等起,一点工作量都没有。
“为了防雨,项目上专门为作业人员配置雨衣,雨鞋。烘干衣机,食堂熬制姜汤,让作业人员御寒。为了防雨,能够做的我们都做了。
“野外施工,天不由人喔……”
采访的话题有点沉闷。
齐心聚力攻难关
“这个项目是测区页岩气三维勘探的首期工程,意义重大,不敢怠慢。我们就是要举全力确保项目的正常推进。”
接受采访的东方公司西南物探测量工程中心副经理黄鑫这样说道。
据介绍,得知项目施工进度因雨季等情况受阻、工作量上不去的信息后,测量工程中心马上组织调集队伍,利用大专业化资源优势,分别从所属各工程队紧急抽调了5个作业单元,星夜兼程赶赴四合场工地进行支援。从9月下旬开始,累计上线的队伍由初期的36个增加到70个。工作量从最低每天布点1440个,增加到7590个。
“山大林密、天要下雨,但项目工区不等人。我们一定按照项目合同要求,在预定的工期内圆满完成施工作业任务。”项目负责人信心满满这样表示。
1500多平方公里的项目工程测区内,时不时有风雨相伴。2000多名施工作业人员正夜以继日,把施工测线向大山深处推进。工地上,测旗摇曳、钻机轰鸣、资料采集的炮声隆隆。一场开发页岩气的攻坚战,激战正酣……
延伸阅读:四川盆地川东四合场地区三维勘探工程,项目工区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武隆县以及南川区境内。区域构造位置隶属于川东南中隆高陡构造区,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貌呈南高北低的地势。测区内沟壑纵横,陡崖众多,工区中南部山体起伏较大,最低海拔270米,最高海拔1250米,局部高差可达1000米以上。工区海拔大于450米区域占比达88.12%。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地质情况异常复杂。项目部署工作量满覆盖2700平方千米,2023年首先实施四合场三维600平方千米,项目工程由东方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承揽。
截至10月20日发稿时,工程项目测量、钻井、民爆、排列工序已按施工计划完成一批工作量,资料采集已鸣炮作业。(贺斌 何帅兵 李培双)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