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白露:建筑与节气的交织

企业报道  2024-09-10 13:42:17 阅读:946

  文/潘立军

  白露,像是从时光深处飘然而至的精灵,带着一份独有的诗意与神秘。

  节气的由来往往蕴含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智慧。白露之名,源于大自然的奇妙变化。当太阳到达黄经 165 度左右时,天气逐渐转凉,夜间的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水珠,如珍珠般晶莹剔透,于是便有了白露这个节气。这是古人通过对自然长期的观察、摸索,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的名称,更是古人与天地沟通的智慧结晶。

  在今天的乌鲁木齐,下午 4 点 30 分,天空开始飘起了雨丝。那雨滴淅淅沥沥地落下,像是在弹奏一曲自然的乐章。而这场雨,仿佛是白露节气送来的使者,宣告着气温即将持续下降。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建筑施工的人来说,这其中的意义非同小可。

  建筑施工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白露之后气温的持续下降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延长,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调整施工的节奏和计划。原本紧凑的工序可能需要放缓,给混凝土的凝固提供足够的时间,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性。而且低温环境下,建筑材料的性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钢材的韧性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材料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更加小心谨慎。

  看着那被雨水打湿的施工现场,我不禁对古人的智慧发出由衷的惊叹。在没有精密的气象仪器、没有现代科学手段的年代,古人仅仅凭借着对大自然最纯粹的观察和感知,就能如此准确地划分出二十四节气。他们就像是大自然的知己,能从细微的变化中洞察到天地的奥秘。他们所定制的节气,精准地反映了四季的更替、气候的变化,这为世世代代的人们从事农业、建筑等各个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站在尚未完工的建筑框架之间,感受着那带着凉意的微风,我的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我想象着古人们在白露时节的劳作场景,他们在田间收割着成熟的庄稼,或是在修缮着自己的房屋。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顺应着自然的节奏,与天地和谐相处。而我们在现代的建筑工地上,同样也需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只不过我们的工具更加先进,我们的建筑更加宏伟。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我们在施工现场增加了一些防寒保暖的措施。为工人准备了更厚的工作服,在一些关键的施工区域搭建了防风的屏障。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却是我们对自然变化的一种适应和尊重。

  白露时节的建筑工地,有着一种别样的宁静与沉稳。那被雨水浸润过的沙石,那在风中微微作响的安全网,都仿佛在诉说着这个节气的故事。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忙碌着,就像古人在他们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一样。虽然时代不同,方式不同,但那份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追求却是相同的。

  从白露的节气由来,到乌鲁木齐的那场雨,再到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以及古人的智慧,这一切就像一幅画卷在我眼前展开。它让我明白,我们所从事的建筑行业不仅仅是建造冰冷的建筑物,更是在人与自然之间搭建一座和谐的桥梁。我们要顺应自然的变化,利用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财富,在每一个节气里,在每一场风雨中,打造出既坚固耐用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作品。让建筑不再是突兀的存在,而是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岁月的长河中,与白露这样的节气一起,书写着属于人类与自然的传奇。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