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下,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设备有序运转,巷道内管线如琴弦般整齐吊挂,物料码放区宛如精心排列的积木方阵……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变化,源于生产运营指挥中心深耕多年的“标准经”。
“图”治:让管理有章可循
“以前最怕设计变更,管线位置标错一个点,现场就得返工三天。”生产运营指挥中心丁金耀回忆起往事直摇头。如今,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本《安全生产标准化区域标准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设备布局、管线走向、责任人及时间节点,宛如一张“作战地图”。
该中心持续推出“一张图”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从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施工图”。“设计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我们把设备设施、牌板管线等全部‘搬到图上,哪个环节出问题,直接对照图册就能找到责任人。”
截至目前,矿井标准化项目通过“一张图”验收,采掘头面标准化形象实现质的飞跃。
“群”治:让问题无处遁形
“S1234工作面皮带机头有杂物堆积,限时2小时整改!”在生产运营指挥中心“安全生产标准化微信群”里,提醒综采一工区负责人立即整改。不到10分钟,工区回复:“已安排人员清理。”1小时后,整改前后的对比图出现在群里,原本杂乱的工具变得整洁有序。
如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会将现场问题以图片形式上传,责任区队需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整改情况。过去问题整改靠台账现在靠‘晒图’谁拖延、谁敷衍,一目了然。”实现了闭环管理。
“新”治:让标准再拳高峰
面对干部职工思想境界及工作标准不高、制度措施及标准落实不到位、现场作业及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外在综合形象和内在工程质量?生产运营指挥中心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方案》。
方案中,“采掘头面整治”“变电所区域治理”等项目直指现场痛点,坚持做到稳扎稳打,开展一项、提升一项、巩固一项,确保标准化工作产生实效。
从“旧貌”到“新颜”,从“达标”到“创优”,生产运营指挥中心以“一张图”的精准、“一群人”的执着、“一股劲”的坚韧,以全新的姿态,续写标准化建设的新篇章。(闫荣 王亮)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