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初心如炬,勇拓天然气储采创新路

企业报道  2025-06-10 14:10:58 阅读:830

  记2024年度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劳动模范”罗瑜

1.jpg

2.jpg

罗瑜(中)与项目团队成员进行研究探讨

  初心如磐,信仰如炬。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有这样一位扎根科研一线十七载的科技工作者。他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从气田开发到储气库选址评价,再到新能源技术探索,用青春热血书写了能源报国的壮丽篇章。他就是2024年度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劳动模范”罗瑜。

  勤学笃行,扎根科研一线

  2008年,罗瑜从成都理工大学油气田开发专业硕士毕业后,怀揣着能源报国的理想,投身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初入职场的三年,他从单井地质研究到综合地质研究,再到气藏综合研究,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团队骨干力量。

  2019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储气库研究所,负责西南储气中心建设运营的技术支撑和发展规划。在储气库研究所主动发展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历程中,罗瑜完成了西南油气田首个储气库地质力学科研项目,支撑相国寺储气库成为国内首个扩压提容储气库,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后续储气库的评价和方案编制中。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科研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敢于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

  十七年如一日,罗瑜始终以“扎根能源,报效家国”的信念为指引,从青葱学子成长为技术领军人,用勤奋和执着诠释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突破,勇攀科技高峰

  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背景下,罗瑜敏锐地捕捉到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新方向。2021年起,储气库研究所开始承担CCS/CCUS、储XAI库评价设计等新工作。在实践中,他配合主管部门提出了“1+4”地下空间利用设想,为储气库业务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近年来,他牵头完成《碳酸盐岩气藏CCUS-EGR关键技术研究》、CCS/CCUS先导试验方案编制、储XAI库选址等多项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四川盆地储气库选址指标体系,提出了枯竭气藏二氧化碳埋存地质目标优选指标,丰富了气藏储气库封闭性评价内容,发表SCI、EI专业论文5篇,申报专利7项,制定标准10余项,展现了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

  薪火相传,锻造科研铁军

  罗瑜不仅在科研领域成绩斐然,还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了发扬储气库研究所“储勘研智慧、采科技硕果”的储采精神,他躬身践行“传帮带”使命,以身作则,坚持党性,遵纪守法,通过系统化的培养机制,手把手带出多名业务骨干;他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并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他注重团队凝聚力的培养,激发团队活力,为储气库研究所人才梯队建设注入强劲动力,让新时代“劳模精神”在薪火相传中焕发新生机。他带领团队连续四年荣获优秀班组,个人多次获得分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院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荣誉。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罗瑜用十七年的坚守与奋斗,诠释了新时代能源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他以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扎根科研一线,勇攀科技高峰,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高质量上产500亿和一流天然气勘探开发研究院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他以党员的使命担当,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初心如磐,方能行稳致远;使命在肩,更需砥砺前行。罗瑜的故事,是储气库研究所全体员工的缩影,也是对“劳模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坚守初心、笃行不怠,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姚嘉玮 贺铭 母若愚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