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立军
时光的长河缓缓流淌,许多往事如沙砾般被冲刷得模糊不清,然而,2015年芒种时节在和田地区墨玉县阔其乡强古村的那段经历,却如同镶嵌在记忆深处的一颗明珠,愈发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它预示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二字,既包含了“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也意味着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当芒种的脚步悄然临近,强古村也被一种忙碌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所笼罩。
那时,我与同事参加“访惠聚”工作,深入到这片充满生机与故事的土地。芒种前后的一天,听闻乡上的巴扎十分热闹,我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踏上了前往巴扎的路。
还未走进巴扎,远远地就听到了嘈杂的人声、牲畜的叫声以及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交响乐。走进巴扎,眼前的景象让人应接不暇。狭窄的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色彩斑斓的艾德莱斯绸随风飘动,散发着浓郁香味的烤包子、馕饼整齐地码放在烤炉旁,维吾尔族妇女们戴着精致的头巾,挑选着心仪的物品,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打闹,穿梭自如。
而最吸引我们目光的,是那些售卖收割器械的摊位。摊位上,镰刀、收割机零件、绳索等物品摆放得满满当当。老乡们围在摊位前,仔细地打量着这些器械,不时拿起镰刀,试试刀刃的锋利程度,或是与商贩讨价还价,询问收割机零件的性能和价格。一开始,我们并不明白为何在这个时候,巴扎上会有如此多售卖收割器械的摊位,又为何会有这么多老乡前来选购。带着满心的疑惑,我们向身边的一位村上老乡请教。
老乡热情地向我们解释道,芒种时节,正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季节,强古村的麦田也即将迎来丰收。收割是一项时间紧迫且任务繁重的工作,为了能够及时、高效地将成熟的麦子收割回家,大家都要提前准备好收割器械。镰刀是传统的收割工具,虽然现在有了收割机,但镰刀在一些小块田地或是收割机难以到达的地方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收割机零件则是为了确保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转,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及时更换零件进行维修。
听着老乡的讲解,我们恍然大悟,同时也被这片土地上人们对农事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盼所深深打动。站在巴扎中,看着老乡们认真挑选收割器械的模样,仿佛看到了他们心中对丰收的憧憬。那一把把锋利的镰刀,一个个精致的零件,承载着他们对辛勤劳作的回报的期待,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巴扎上,我们还与一位售卖镰刀的老汉攀谈起来。老汉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眼神中却透着坚毅和热情。他告诉我们,这些镰刀都是他手工打造的,每一把都经过了精心地打磨和淬火,保证锋利耐用。说着,他拿起一把镰刀,向我们展示刀刃的弧度和材质,还自豪地说,每年芒种前后,他的镰刀都会很畅销,附近村子的老乡都愿意来买他的镰刀。看着老汉眼中闪烁的光芒,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手艺的执着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离开售卖收割器械的摊位,我们继续在巴扎中漫步。此时,阳光愈发强烈,照在人们的脸上,映出幸福的笑容。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牲畜的气息以及泥土的芬芳,混合成一种独特的味道,这是属于巴扎的味道,也是属于芒种时节的味道。
回想起在强古村的日子,芒种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连接着村民们生活与希望的纽带。在芒种的忙碌中,我们看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看到了他们对土地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那巴扎上售卖的收割器械,不仅仅是一件件工具,更是村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见证。
如今,那段在强古村的“访惠聚”工作的岁月已经过去多年,但芒种时节的巴扎记忆却始终鲜活地留在我的心中。每当芒种来临,我的思绪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到那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回到那个热闹非凡的巴扎,仿佛又看到了老乡们挑选收割器械时的专注神情,又听到了巴扎上那喧闹而又亲切的声音。
芒种,带着它独特的魅力,将强古村的故事、将我们与村民们之间的情谊,深深地镌刻在了时光的长河中,成为我生命中一段难忘而又珍贵的记忆,也让我对这片广袤的土地和勤劳的人民,充满了无尽的敬意与眷恋。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