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躬身前行不懈努力,把隐患排查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把应尽的责任落到实处。”这是李建平严于律己、朴实无华的工作准则,也是日常工作中大家对他的中肯评价。就是这么一个人,热爱本职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尽职尽责;不断为公司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确保生产设备平稳运行贡献着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2017年8月,李建平被分配到天智辰业机修分厂,走在厂区的大路上,面对轰鸣的设备、林立的塔群,他既有一种终于来到大企业参加工作时的激动,也透着一丝对陌生环境的紧张。但他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决定以后的人生坐标就应该定在天业,生命的火花也应该在这里闪耀。他对自己重新定位:虽然走出了学校,但要马上开启岗位“课堂”。
李建平在学校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虽然专业与岗位有所对接,但是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仍要从零学起。
为了尽快掌握各种生产设备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他每天抱着操作规程和技术资料啃读,一次次在现场大型设备楼梯上一趟又一趟爬上爬下,熟悉每一个设备部件名称、功能和原理。同事们常常看见他忙得吃不上饭,让他放松一点状态,他却笑着说:“那可不行,它就是我以后的‘铁饭碗’!”
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李建平猛练实操。他向老师傅借来了实用技术资料和笔记,一边对照图纸资料,熟悉设备名称,掌握设备配件安装,一边修、装和测量各类设备配件,熟悉工艺原理,书翻出了毛边,沾满了污渍,手磨出了茧子。
从小小的设备配件安装使用到大型生产装置运行原理,他一遍又一遍地温习,设备数据、故障现象、处理过程和实操情况记满了厚厚的好几大本笔记。看到他学习的劲头十足,老师傅们也乐意地将“看家本领”传授给他。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他代表机修分厂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安康杯”技能竞赛,并以大比分领先的优势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收获了职业生涯的又一枚“硕果”。
正是凭借着对工作的这股钻研韧劲儿,李建平从2021年到新疆天业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事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以来,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开停车及异常情况处理经验。
有一次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李建平听到生产设备管线处有异响,他急忙穿戴好防护设备,拿起对讲机,立刻询问中控相关情况,中控反馈生产设备正常稳定运行,可他硬是排查了很久找到原因才肯罢手,原来是管线高处用铁丝捆绑的安全标识牌有所松动导致的异响,于是他联系相关工段的生产班组把安全标识重新进行紧固,然后通知该设备管线相关负责车间,对所有标识牌逐一进行了排查处理。
处理完后有的员工对他说,“把松动的那块固紧就行了,怎么还要花这么长时间逐一检查其他的?”他用抹布擦了擦手上沾的黑黑的污渍后回复道:“检查必须要特别认真细致,举一反三,不能放过一丁点隐患。”
在隐患排查方面,李建平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时常对身边的同事说:“没有什么绝活,除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安全习惯,就是平时扎实掌握设备相关标准,在现场严格对照标准进行检查,对生产现场的每一个可疑点都秉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反复确认,决不轻易放过。”正因如此,认识他的同事和领导,都亲切地把他叫“李大夫”,一个给生产设备“号脉治病”“医术高超”的“大夫”。
在一次公司日常的安全检查中,公用工程车间要新增一根投加盐酸的管线用以调节491D水池的pH值,需要在水池上方作业,李建平在对需要作业的平台进行检查时,突然看到脚下的钢格栅板有部分发黄的情况,他想到钢格栅板长时间接触酸雾就会腐蚀发黄,更甚者腐蚀严重的就会断裂,他猛地心里一“咯噔”,立即趴下身来打开手电检查发黄的部分,确定就是钢格栅板因长时间接触酸雾而被腐蚀发黄,这可是严重影响职工人身安全的大事,于是他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相关情况,并与车间安全员在现场进行分析研判,经车间与设备室协调,最后决定更换所有腐蚀的盖板,并在旁边新增了警示标识,随着隐患顺利排除,职工们悬着的心也定了下来,不由得向这位有绝活的“李大夫”竖起了大拇指。
从事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的几年来,李建平立足本职岗位,揪出了一个个安全隐患,获得了公司和集团的多项荣誉,并在2024年成功申请成为中国化学品协会入库专家。
李建平更是始终在以他高超的 “医术” 与强烈的责任心,为公司生产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筑牢屏障、保驾护航!(张亚伟)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