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曹婷婷报道:“一定要做好与运行设备的隔离,避免空开隔弧板松动,防止设备短路。”近日,在天能化工有限公司乙炔压缩厂房内,张文科一边检查机组运行情况,一边叮嘱巡检人员。
张文科是天能化工有限公司(化工一厂)乙炔车间一名电气技师,负责厂区配电系统与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电气维修专业难,是每一个刚入行员工的最大感受。张文科第一次去检修现场,狭小的作业空间、大型电气设备的轰鸣声以及电晕放电的滋滋声,让他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专业。“路是自己选的,就不能轻易退缩。”张文科暗自咬着牙说。
初入职场:当青年锐气邂逅钢铁丛林
在实习期的日子里,看着师傅拿着万用表、螺丝刀,量一量、转一转,故障缺陷手到病除,他心里特别羡慕。为了能够早日独当一面,只要有项目验收、设备定检及异常处理,张文科便紧紧跟在师傅后面,拿着本子记要点,下班回去还会把白天的作业经历复盘,这一坚持就是18年。
张文科在不断为设备“治病”的过程中练就了高超的“医术”,仅用两年时间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电气班长,是老师傅们口中“能啃硬骨头的得力帮手”,师傅说:“他总能用年轻人的创新思维破解老设备的‘疑难杂症’。”
薪火相传:把青春经验炼成“传家宝”
2023年,集团高盐废水项目吹响建设号角,在得知电气队伍人员不足的情况后,张文科主动请缨。
抵达项目后,张文科领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解决应急膜现场供电问题。但现场电气组除了他以外,就只有3个新员工。在人员不足、沟通受阻的情况下,张文科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个任务。
“3×70高压电缆敷设工作,敷设距离长630米,高度落差近18米,电缆很重,每米约60斤,敷设路线异常难走。”张文科回忆道,8月份的石河子骄阳似火,大地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敷设当天的太阳异常火辣,给敷设工作增加了难度,他在保障团队成员健康安全的同时,想方设法进行“错峰”作业,避开每日的高温时段,仅用了3天就完成了电缆的敷设,比原计划提前了2天。
张文科总是爱争第一。在电缆敷设现场,他是冲在第一个拉电缆的人。有人问他:“拉电缆的工作那么累,为什么非要跟自己较劲。”
“第一个跑快了后面就快了!”说着,张文科又拉着一捆电缆继续埋头向前走。
青春注脚:在钢铁森林里种太阳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张文科将维修现场作为授课“教室”,将技术指导作为“课件”,用“实战”方法将自己多年来掌握的设备操作技能和积累的维修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引导帮助“后浪”们共同进步。
“师傅在工作中勤学苦干、严谨细致,是我们一线维修人员的榜样。每次他带我去现场维修设备,都在确认现场环境安全后才让我上前,跟着他工作,既能沉下心学技术,也能放开手练本领。”徒弟杨东财说道。在他的带领下,他的7位徒弟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在这片钢铁森林里,张文科用18年青春证明,所谓青年担当,从来不是口号,而是把安全帽戴成勋章,把万用表调成琴弦,在钢铁与电流的交响里,把青春的闪光足迹镌刻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征途上。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