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看他如何做到生产、检修两不误

企业报道  2025-07-22 11:01:17 阅读:737

  今年47岁的李东海,2002年参加工作,毕业于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他自2023年9月份担任麻地梁煤矿采煤区生产三队队长以来,截至2025年7月,皖北煤电集团麻地梁煤矿采煤区生产三队连续安全生产540余天;杜绝了轻伤以上安全事故;班队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100%;“视频+数据”动态交接班管理模式获集团公司“十佳班前会”;班队荣获2024年度安徽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他本人也先后荣获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金牌班队长、安全标杆等称号。

  动态交接班提效率李东海班队既承担着每月不低于35万吨的繁重生产任务,又要利用生产间隙进行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他带领三队率先在全区实行了“视频+数据”动态交接班。一改传统在系统、设备停止运行情况下进行的静态交接班模式,通过班前会视频排查工作面整体运行情况,班前会前排查井下设备运行数据、井下跟班队长用视频实时汇报本班安全生产情况、存在问题、解决措施、有关交班安全事项等动态交接班模式,保证了井下连续生产,节约时间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李东海说,可别小看这个把钟头,这可是我们完成生产、检修任务的有效保证。一次,一个交接班的班队,因为检修占用时间长,眼看着生产任务就完不成,正一筹莫展之际,李东海的交接班队伍如神兵天降,那边还在视频+数据动态交接班,这边“先头部队”已投入到火热的生产当中。这名班队长感慨地说,过去认为创新交接班用处不大,现在才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它的好处。

  练兵场苦练秀“绝活” 为保证生产、检修两不误,他深入贯彻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制作设备使用周期表,将设备的使用寿命细化到每一个零部件,在其未完全损坏前就按照周期表提前进行更换,既节省了整套更换设备的大额资金投入,又保证了设备性能始终处于如新状态。在“人人都是采煤工,人人都是检修工”理念指引下,他将设备检修作为练兵场,很多职工通过参加检修,都学会了听音辨位的绝活,哪个设备有问题,问题出在设备哪个部位,一听一个准。 采煤区区长朱胡涛说:“三队发现的设备故障最多,因为发现及时,处理得当,不但没影响生产,设备使用周期还得以延长。”在2023年安徽省煤炭行业煤矿智能开采员职业技能大赛中,三队职工亢凯、赵义、赵强、孟振包揽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取得了团体一等奖的骄人战绩。

  网格化管理鼓士气在“管生产必管安全”理念引领下,李东海每班班前会上都要领诵安全誓词,他说,安全是煤矿的天,士气旺盛的班队才能在安全上打胜仗。在班队管理上,他推行“谁主管谁负责”式网格化管理,现场分片负责、协调联动,将设备包干到人,工程质量责任到人。责任明晰后,干得好差一目了然,极大提高了班队职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李东海说,我们的打分标准是组长125分,副组长115分,组员是100分,实习组员是90--85分,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实习组员干得好的可以拿组员的分,组长干得不好只能拿副组长的分,以实绩说话,才能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一次,1名副组长因为工作失误只能拿组员的分,思想想不通,找到李东海“申诉”,李东海说,你的工作失误大家都看在眼里,要是出现工作失误全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这个队就是一盘散沙,相信你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后来,这名副组长知耻而后勇,因为表现出色拿到了组长的分,李东海看在眼里,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胡云峰)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