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指引转变发展动能

企业报道  2024-08-08 10:48:02 阅读:1651

  国能黄大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大铁路)是国家能源集团下属三级子公司,负责黄大线的运营管理工作。黄大线全长216.8公里,于2020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起自朔黄铁路黄骅南站,经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滨州市、东营市,于大田家跨越黄河,经潍坊市,接入益羊线大家洼车站,设10个车站。是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重点项目,黄大线建立了山东地区与国家能源集团中西部能源基地间的直接交通联系,拓展铁路沿线滨州、东营、淄博、潍坊、烟台等山东省重要工业集聚地的能源消费市场,发挥国家能源集团产运销一体化竞争优势和协同效应。同时对于缓解鲁北及冀东南地区的煤炭需求,推动“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带动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腾飞,提高煤海联运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肩负着能源运输的重任,黄大铁路坚决扛起创新责任,将科技创新融入发展理念之中,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致力于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立志于实现“智慧重载4.0”。

  2024年7月6日,黄大铁路“黄大铁路新型企业治理体系建设方案科技项目”取得首届“赛昇杯”数智大赛优秀奖。赛昇杯”大赛是由中国电子商会主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承办,中国电子商会数据要素发展工作委员会、中创智维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轨道交通行业数智大赛。本次大赛秉承了为国家轨道交通行业谋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企业谋增强内生动力之法的初衷,对全面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数智融合与创新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探索重载铁路新技术

  交通强国战略中提出我国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要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战略重点应是实施创新驱动交通发展、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实现一流交通服务、坚持绿色交通发展。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聚焦提高效益效率深化改革,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打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聚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强化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着眼于未来,黄大铁路主动思考、主动追求、主动规划,通过新技术与传统业务的深度融合,打造以数据驱动“集约式管理、集中式维修、无人化值守、零碳化站区、观光式线路”为目标的企业新型治理模式。

  6月30日黄大线实现集控运输模式,创造了四个之最,即装备、技术最先进,调度中心集控设备在国内重载铁路属于首次应用;先进生产力与生产组织关系最佳匹配,将传统的10个车站值班员的工作改为由3个集控调度员和车站应急值守人员共同完成;调度指挥管理最高效便捷,由原来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的垂直指挥管理方式转变为列车调度员—集控调度员的平行指挥管理方式,精准发挥调度指挥的靶向作用;集成创新模式最生动鲜活,汇聚了行业内产学研链条上一批先进企业的先进装备和先进技术,有效打通了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堵点痛点。


1.png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黄大铁路主动承担起绿色低碳的社会责任,运用重载铁路零碳铁路技术,探索出低碳建筑体系、循环利用体系、生态环境体系、新能源系统、“花海长廊”观光式线路生态建设五大实施路径,统筹推进首个重载铁路“零碳站区”建设,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大线利津站地处黄河流域,以高效、节能、环保为目标,采用绿色创新技术实现铁路货运对区域环境影响最小化、运输资源利用最大化。运用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站区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站区的能耗和排放,提升站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和示范。


2.png

  生态系统修复。运用铁路沿线生态系统修复与功能提升技术,补足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建立本地植物清单,筛选适宜引入铁路站区的植物库,提升植被覆盖率、建立生态屏障、设置野生动植物通道,恢复环境的生态功能,丰富生物多样性,修复因铁路施工和运营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侵蚀和损害。

  构建生态碳汇。将本地植物清单与植物碳汇量进行匹配,筛选低维护需求、固碳能力强的乔灌木品种。通过对群落固碳能力的分析,基于多样性高、组成复杂、层次丰富的植被结构原理,同时考虑到植物色彩搭配、视觉层次和季节变化,合理搭配筛选出的高固碳本地化植被,用于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站区的生态碳汇构建方法,在兼顾观赏性的同时发挥最大的固碳增汇能力。

  构建人工湿地。结合站区池塘基础条件、池塘扩建方案,基于促进水质净化、防洪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目的,构建人工湿地。综合考量湿地的大小、深度、水流动性等因素,以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湿地植物,以保障湿地的水质净化、土壤保持和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设计进水口和出水口、调整湿地形状,确保湿地内有适当的水流动性,避免水体积聚和滞留。结合雨水处理目的,兼顾湿地植物和湿地底部的沉积物对站区内的雨水径流和废水的处理净化能力。

  (作者:国能黄大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李亚东)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