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通达的道路关乎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更关乎民生福祉。伴随合肥市高新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铭传路(玉兰大道—石楠路)是高新区重要的东西向干道,自建成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间流逝,道路病害持续发展并且许多市政设施已满足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为进一步打通城市“毛细血管”,顺应群众期盼,道路提升改造迫在眉睫。
道路工程优策划
“目前,交通导改已顺利完成,即将开展排水、路基、路面施工,预计明年5月全面竣工通车。”项目总工任超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城市交通,助力合肥高新区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实现城市建设与居民生活品质双提升,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自项目进场以来,项目努力调动各方资源,加强与业主、监理等相关方的协调沟通,统筹安排设备物资组织准备,摸排现场工况及社会影响因素,制定了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及进度计划。积极应对“边通车、边施工”带来的安全保畅压力和考验,在项目车辆冲洗台布置、交通导改方案策划、项目施工组织和项目综合管线调查等方面做了诸多工作。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工作研讨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充分分析工程重点、难点和作业风险,明确责任划分,统筹管理协调,确保了项目高标准开工。
施工过程中,项目建设者在数“智”赋能上求突破,沿着“建设智慧工地”的思路,将5G、BIM、GIS等信息技术融为一体,沿线安装高位“鹰眼”,全面监控路段动态,同时项目还引入了AI智能监控,对非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实施智能报警。推动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向集成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助力“智慧工地”多元化发展。
民生工程听民声
“围挡封闭后,居民进出小区存在盲区,有安全隐患。”
“我们单位有大货车进出需求,路口围挡封闭后不能影响了大货车正常出行。”
铭传路两侧地块已开发成熟,周边分布企业、工厂、居民小区、政府机构等各类公共单位较多。为确保沿线企业及周边居民在施工期间出行便捷及安全,项目在开工前调研附近小区、企业出口分布情况及周边道路交通流量等方式,主动与沿线企业和小区物业对接,听取他们的出行需求。在满足施工期间交通导改的要求下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不断优化导改方案。
针对小区出入口存在盲区问题,项目部迅速在小区出入口设置凸面镜扩展行车视野。在有大货车出行的单位进出口,对围挡封闭区域进行调整,保证大货车进出有足够转弯半径。交通导改方案经政府部门的审批后在合肥地区主流媒体上提前发布了道路阶段性封闭施工公告。
同时,项目印发“告沿线企业、居民的一封信”,并在企业、小区进行发放,告知沿线企业居民在工程建设期间会给大家工作、生活、出行带来暂时的困难和不便,项目部努力做好施工区域环境,为大家创造必要的出行条件,力争做到少扰民、不扰民,将施工带来的影响和不便降到最低。民生工程听民声,“一封信”也获得了企业与沿线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为进一步推进交通导改工作,项目部组建交通劝导员志愿队,经训练后协助交警开展交通疏导、违法劝导等工作。烈日下,项目员工身着黄色马甲,手持小红旗,以规范的手势,引导车流顺畅通行,用响亮的哨音,提醒行人文明过街,俨然成为了路面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对标对表强引领
为了高标准打造市政道路标杆工程,项目部积极对标兄弟单位,组织开展对标交流,围绕现场规划、施工组织、标准化、安全环保、技术质量管控等方面开展经验分享。项目虚心学习周边在建项目的亮点做法,不断改进项目的管理标准。摒弃以往传统临时大门的简易做法,按照公司标准图册打造出入口大门,赢得了周边在建项目和管理方的一致好评。
通过对标对标找差距,项目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项目采用合肥标准化装配式围挡,围挡布置线型顺直、安全牢固。围挡上悬挂着各类安全警示标识和宣传画,营造出浓厚的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同时加大环保投入,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扬尘防治措施,围挡沿线布置喷淋系统和灯带,将现场管理标准化贯穿项目建设始终。项目开工至今未收到周边企业、居民的投诉。
道路是城市品质提升的“主动脉”,也是牵动民心的“神经末梢”,本项目提升改造除了车道的增加,还将原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提高行车舒适性;同时对道路断面布置优化,完善人行过街设施、公交站台,增加非机动车道临时停车功能布置满足企业和小区需求;沿线交通、照明杆件合杆设计,交叉口完善交安设施等等,全面打造“内外兼修”的高颜值道路,让群众家门口的幸福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美好。(秦琳子 任超)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