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工作后很少参与秋收,刚好这次休假赶上“掰棒子”。
戴草帽,着旧服,提竹筐……一大早我和妈妈满心欢喜地走出家门,来到那片充满希望的玉米地,那一人多高的玉米秆笔直地挺立着,饱满的玉米棒子挂在粗壮的玉米秆上,一片片成熟的玉米田披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色外衣,微风拂过,玉米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妈妈简单地给我做了下示范,我也有模有样地掰玉米。先把玉米皮撕开一道裂缝,然后剥开几层外衣,一手抓着秸秆,一手抓住玉米往下用力,一穗玉米就被掰下来了,当时整个田地里只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
妈妈则用她粗糙的大手专注地拿着锋利的镰刀,弯下腰,熟练地将玉米秆从根部斩断。每一次挥刀,都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被砍倒的玉米秆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旁,然后统一再将玉米秆上的玉米棒掰下来,那金黄的玉米棒子堆积在一起,闪耀着丰收的光芒。
掰棒子也不是个省力气的活儿,棒子还没剥完,手上就会起几个泡,磨几个茧子。但为了赶时间,我依然坚持着,一会儿的工夫已是中午时刻,秋天的中午,有一丝燥热,咕咚咕咚地喝上几口凉白开解解乏继续开始干活。
被玉米叶子划过的脖子和胳膊,留下一道道的红色痕迹,热辣辣的,小脸被太阳的余热蒸得通红,一会儿,我就满头大汗。收玉米的过程虽然辛苦,但那份丰收的喜悦却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随着太阳渐渐西斜,一天的劳作接近尾声。我们满载而归,将搬下来的玉米棒子,装进箩筐和麻袋,用“三蹦子”拉到家里晾晒。看着满院子堆得高高的玉米棒子,心里十分欣慰,整个院子弥漫着丰收喜悦的味道。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收玉米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见证了农民们的勤劳和智慧,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收玉米,不仅是一项辛勤的劳作,更多的是让我明白了: 丰收离不开辛勤的耕耘和努力的付出,每一次成长,都要经历汗水和挫折的打磨。(刘瑞)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