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业天辰电石厂“金点子好员工”梁汉雄
通讯员 冉珂璇 张晓辉报道:新疆天业天辰电石厂的梁汉雄,他个子不高,说话风趣幽默,是电石炉维修岗位上的“技术大拿”,在大家眼中,他责任心强,只要有他在的地方,日常工作中的难题总能迎刃而解。
脚踏实地,终成“技术大拿”
环形加料机是电石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机身容易出现跑偏,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校正工作,梁汉雄为此蹲守在现场查阅资料,最终总结出了自己的检修方案,方案的提出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周期,降低了检修频率,减少了检修人员作业强度。为节约生产成本,他积极参加了技术攻关小组,入职以来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30余条,积极开展各项修旧利废和小改小造,带领小组成员对更换下的气缸、阀门进行修复,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贡献了一己之力。
设备“守护神”,专治疑难杂症
在日常的维修检修工作中他追求质量化、标准化、效率化,总能想到一些便于工作的金点子、好办法。电石炉出炉机使用的出炉钎子在作业过程中易出现变形、断裂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更换,而直接进行新备件的更换消耗量是巨大的。此时就需要由维修人员对出炉钎子进行修复性焊接,从而有效提升设备的利用率,使降本增效的效果得以验证。出炉钎子普遍重量在40KG以上,在无辅助工具或辅助人员的情况下造成维修人员极不易操作,单人无法完成,导致出炉钎子焊接不直,甚至影响出炉机操作人员操作。
“这样不是办法,活干的慢,人还用的多,得变一变才行”。在一次修复焊接后,梁汉雄看着钎子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几天后,在和工段几位师傅的合作下,制作出了一台出炉钎子修复装置,其原理很简单,在修复时,只需要将备件放置在装置上来回转动进行焊接。此项技改,减少了作业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检维修作业时的安全系数。
厚积薄发,累计经验成为技术骨干
作为一名电石炉维修人员他常说“脑子得多动动,不然生锈了可没有润滑油加,设备你首先得了解透了,才能去操作、去维修……”在作业现场,时常能看到他与操作人员交谈,问这问那,口袋里的小本子写了一页又一页,用他的话说,“经验靠积累,可设备出现了问题,要结合操作人员的操作手法,才能找到“病因”在哪里。”入职五年来,梁汉雄积极发掘并改进一些便于检维修作业的小发明、小改革。他的发明创造不断,像手动弯管器、出炉轨道更换专用小车、底环修复装置等,现均已在本厂投入使用。他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熟练的焊接本领、在焊工技能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维修技术骨干。
梁汉雄从不满足于自己已取得的成绩,他凭借着一股钻劲,持之以恒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耕耘着,过去如此,未来仍将继续。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