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讯 楚合拉)麦芒刺破晨雾时,总让我想起父亲后颈蜿蜒的汗珠。那些年,金黄的麦浪里,他像株倔强的麦子,把脊背弯成月牙,收割着全家人的希望。
儿时的记忆总裹着麦香。父亲的镰刀永远比太阳醒得早,晨光中,锋利的刀刃亲吻麦秆,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麦田在轻声呢喃。他的手掌布满老茧,粗糙得能磨碎麦粒,却总能精准握住每一株麦子的命脉。我蹲在田埂边,看着他的身影在麦浪中起伏,汗水浸透的衬衫紧贴后背,在阳光下泛着盐渍的白光。那时的麦田,是父亲用双手编织的金色海洋,而他,是这片海洋上最坚毅的舵手。
随着岁月流转,我渐渐长大,父亲却在麦田里老去。去年回乡,正值麦收时节,我跟着父亲走向麦田。他的脚步不再矫健,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绵软无力。握着镰刀的手微微颤抖,割下的麦子歪歪扭扭,再没了往日的利落。我接过镰刀,试图复刻记忆中父亲的动作,却发现这看似简单的活儿,需要倾注太多的力量与技巧。父亲站在一旁,眼神里满是欣慰与失落,仿佛在看自己的青春在我手中延续,又在悄然消逝。
如今的麦田,少了几分喧嚣,多了些许寂静。那些曾经在麦浪里忙碌的身影,大多已佝偻着背,在岁月里沉默。他们用一生的光阴,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将青春与汗水化作粮食,滋养着无数人的生命。他们或许平凡,或许默默无闻,但正是这些平凡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了整个社会的根基。
风拂过麦田,麦浪翻涌,似是时光的褶皱在轻轻舒展。那些藏在麦芒里的故事,那些浸透汗水的岁月,都化作了永恒的印记。父亲和千千万万的农民,如同麦田里最坚实的麦秆,在风雨中坚守,在岁月里沉淀,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伟大篇章。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