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讯(通讯员 楚合拉)五月的日头像融化的铁水,把整片工地浇得滚烫。我背着摄影包在脚手架间穿梭,相机镜头被汗水浸得黏腻,取景框里晃动着刚落成的银灰色楼体,工人们的安全帽在阳光下像漂浮的橘子。为了捕捉到最佳角度,我踮脚爬上半人高的水泥预制板连按快门,余光突然扫到工地边缘的银杏树下佝偻身影。
她弓着背,默默地捡着垃圾,龟裂的手指反复摩挲着地面,将矿泉水瓶、塑料袋、碎纸屑一一拾起。汗水顺着花白的鬓角滑进衣领,在深灰色的工作服上晕开大片深色的痕迹,她却浑然不觉。那双沾满尘土的胶鞋,在滚烫的水泥地上拖出细碎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无声的疲惫。
我走过去拍了几张照片,她看见我在拍她,黝黑的脸上瞬间洋溢起质朴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里都盛满了善意。“姑娘,拍这个干啥哟。”她用袖口抹了把汗,声音里带着一丝羞涩。我笑着回答:“阿姨,您辛苦啦,想记录下您的付出。”她摆了摆手,叹道:“这有啥,能把这地儿收拾干净,我心里踏实。”
她用袖口擦了擦额头,指着不远处堆放建材的角落:“喏,那边刚卸完货,碎木屑和包装纸能扫出两大筐。”说话时,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远处几个正在搬运钢管的工人,“这些娃们干活累,要是踩到钉子或是滑倒,可不得了。”风卷起她鬓角的白发,我这才注意到她工作服口袋里露出半截泛黄的病历本,边角被磨得毛糙。
我收起相机,和她攀谈起来。得知她来自邻县的小村庄,老伴重病耗光积蓄,儿子打工时遭遇车祸离世。四十多岁的她为减轻负担,到建筑工地谋生:“俺没啥文化,也干不了重活,就想着能多挣点是一点。”说话间,她把安全帽往后一推,残缺的牙齿间挤出了温暖的笑容。这份笑灼痛了我,让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不知是怜悯还是敬佩。怜悯她被命运无情碾压的遭遇,敬佩她在苦难中依然挺直脊梁的姿态。
暮色渐浓时,工地上的喧闹声渐渐平息。她将最后一袋垃圾扎紧,扛起比她还高的编织袋往垃圾站走。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和脚手架的钢架重叠在一起,竟像是撑起了整片天空。我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取景框里,她佝偻的背影与身后崭新的楼体形成奇异的对称,安全帽上的银杏叶在风中轻轻颤动,恍若振翅欲飞的蝴蝶。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