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商业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热点 >> 正文

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平圩四期工程履约标准获点赞

企业报道  2025-05-15 12:14:06 阅读:1004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电力2025年火电工程建设现场交流会在中国能建华东院、建筑集团联合EPC总承包建设的淮南平圩电厂四期2×100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召开,中国电力前瞻、常熟、达州等5个能源电力项目50余位分管领导和专家到场参观交流。中国电力党委委员、副总裁吕克启对项目现场实体进度、履约标准及安全管控等方面工作给予肯定。

  “三个第一”打造世界一流电厂

  项目为“世界首个直接接入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的二次再热百万机组项目,1000千伏-GIS升压站为发电厂电压最高等级”。

  项目热力系统采用12级BEST小机双机回热系统,具备20%THA深度调峰能力,发电煤耗247.4克/千瓦·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机组具有全负荷脱硝能力,污染物排放达到超净排放标准。

  项目冷却塔为世界首台双机组合并配水的超大型全混凝土结构“两机一塔”,塔高238.9米、直径181.7米,是世界最高、体量最大的全混凝土结构冷却塔。

  在“双碳”背景下,项目创新设计适应新时代能源发展目标要求,建设自然生态、智能智慧、高质高效的世界一流示范电站。项目建成后,总装机规模达654万千瓦,为安徽省和国家电投集团装机容量最大的高效燃煤电厂。

  “三个抓手”打造高标准履约现场

  精细安全管理。项目坚持中国能建安全生产“十二个到位”“八个一律”和公司“一提三严”管理,以“两化三特”管理为抓手,提升本质化安全管理。

  设置25个网格区域、33个网格工区、67个网格工点,形成全场安全管理“一张网”,做到“凡事有人管理、凡事有人监督”。利用安监一体化管理机制,做好“两单两表一牌”。

  突出“三特”管理,严把特种设备入场关,强化特种人员过程监督,严格特殊作业“量化”管理。以中国能建标准化图集为指引,聚焦火电工程“十一区三全一路径”品牌形象策划应用区域,精细策划、布局项目A排外、烟塔区、汽机房、锅炉房、组合场、班组区等区域“专业标准”。

  实现全厂封闭管理、全员人脸识别、全过程风险管控。打造出冷水塔无人机盲区巡检、锅炉危险区域人员作业全过程监控等工程安全管理特色,推进项目现场始终保持“高亮度、低梯度”。开工至今,项目连续安全生产445天。

  精细质量管控。坚持质量“三基四化”要求,以质量保证和质量监督体系为依托,顶真开展质量工艺提升“七个专项治理”,落地《交安、交调、交工工作指南》、《成品保护措施及示例》,成立8个性能指标专项小组,打造冷却塔人字柱、风机基础、锅炉平台栏杆、主厂房钢结构焊接、砌筑抹灰等10项关键质量工艺实体样板,制作空预器安装、锅炉钢架节点油漆、受热面安装、桥架安装等20余项质量工艺展板。

  以0.8倍质量原则,从严、从细、从实抓好清水混凝土、钢结构安装、受热面洁净化施工、小径管焊接等工序质量管控,定期组织工艺质量比晒,全工序推进质量“三检制”验收,落实施工工艺质量管理可视化,实现水塔、烟囱、后烟道支架等清水混凝土一次成优;锅炉受热面焊口一次合格率达99.93%。

  着力施工工艺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首基样板、实体样板、举牌验收、实测实量机器人等措施,开展两台机组施工工艺质量、成品保护等对标比晒活动,促进现场实体工艺、成品保护实效提升,真正意义上做到质量管理“精益求精,一次成优”,提升质量管理细节的颗粒度。

  精细绿色建造。积极贯彻国家“十五五”碳排放“双控”和集团“30·60”白皮书要求,践行《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强化绿色施工策划,实施施工策划、机械设备选择、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和工程验收各阶段优化,打造创建电力行业绿色建造标杆工程。

  工程建设期间,积极践行“四节一环保”,工程大量采用预拌混凝土、高强度钢材、钢结构装配式、太阳能光伏板、雨水回用系统设备、空气源热泵、LED高效节能灯具等绿色建材,降低能源消耗。

  施工现场安装扬尘噪声等监控系统,实时采集并显示施工现场温湿度、PM2.5、噪音等实时数据,进场主干道人车分流、配置车辆清洗台、专业化清扫一体车以及无人机洒水抑尘等措施,保证道路及厂区清洁,无扬尘。组合场布设封闭式喷砂棚及自动化烟气吸尘装置,减少大气污染。GIS区域投运无尘化封闭厂房,实施无尘化施工。

  生活区、办公区应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节水器具、节能照明灯具应用率100%,危险品、化学品存放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对机用废油、涂料等有害液体进行回收,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污染,实现建设过程绿色环保。

  “三大创新”实现项目高效管理

  突出管理创新。按照中国能建项目管理“十化”“精益、精细、精准、精简”管控要求,创新EPC项目融合型组织架构,与联合体总承包单位华东院、同台竞技兄弟单位西北电建一公司等单位融通融合,强化设计、采购、施工关键要素一体化、集约化管理。创新分包融合管理,推进“管理人员进班组、管理理念进班组、管理制度进班组、管理行为进班组”,实现分包管理穿透。

  投运项目管理数字化平台,施工方案、工程联系单、厂家及材料设备资质等报审资料全面线上流转审批,打通相关方资料流转壁垒。

  推行智能液压升降车,创新厂房无脚手架施工;推行焊接机器人,创新焊接作业智能化;推行全厂钢结构全工厂化预制,创新智能生产等系列举措,实现管理效率提升、安全风险降低。

  突出技术创新。针对项目冷却塔两机一塔、钢结构超5万吨级吊装、全厂超12万只受热面受监焊口等设计亮点与技术难点,成立“王怀祥大师工作室(汽机本体)、陈威创新工作室(冷水塔工艺)、BIM工作室、田新强创新工作室(机械化吊装)”及顶管施工、受热面洁净化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专精特”工作专班和22个科技创新工作组,将班组技术与专业骨干融入项目部技术管理体系一体化管控,常态开展技术难点研究、探讨,有效解决了烟囱淋浆、色差、错台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质量通病,提升了受监焊口一次合格率。

  突出数智创新。拓展施工方案模拟、烟塔数字化、BIM算量、安装区域数字化样板等14项BIM应用,建立500余项模型共享库、20余项施工方案模拟动画。应用BIM三维场布、全厂动画漫游,实现项目全厂总平面布局从平面到立体、从时间到空间,从抽象到具体的全面系统展示,提升施工组织效率。

  在项目设置独立的锅炉数字化监控室,集成物联网传感器、AI监控系统等,在锅炉安装等高风险区域实施风险隐患实时监控与动态预警。运用塔吊吊钩可视化+防碰撞系统,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实现作业行为全程可追溯。通过数智化创新应用,全面提升施工作业与管理智能化水平,助力智慧化电厂建设。

  公司大力践行中国能建《若干意见》、“1466”和“四新”能建战略,持续推动中国能建项目管理“十化”和基础管理“334”工程落地应用,将平圩四期工程打造成为新一轮火电业务标杆,推动项目早日投产,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更多专题
物探人追抚石油魂举誓建功大气田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新的起点谋求新的跨越 新的征程承载新...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

相关机构:
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