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岚
当“躺平”一词在职场悄然兴起,部分员工秉持着“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观念,在工作中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只求安稳无波。这种“躺平式”作风会逐步侵蚀企业的根基。
回顾历史,清官廉吏们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海瑞不惧权贵,直言进谏;包拯铁面无私,断案公正。然而,“躺平式”干部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在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中,个别干部对项目进度滞后视而不见,不愿主动协调资源,寻找解决方案,这种思想根源在于对责任的漠视、对使命的淡忘以及对自身职责的错误认知。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摒弃“躺平”思想。为此,需从多方面努力。要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对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严肃问责,让“躺平”无处遁形;要加强廉政教育,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方式,唤醒干部责任意识;要规范商务接待,杜绝奢侈浪费,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项目质量提升上;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让项目一线员工、合作方等参与评判干部工作成效,促使干部主动积极履职;要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确保市场竞争的规范性,避免因不正之风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秩序。
面对行业转型压力,我们要积极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探索创新发展模式;面对市场竞争压力,我们要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加强团队协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人或许觉得,只要不违法乱纪,工作上“躺平”也无可厚非。实则不然,“躺平式”干部虽未直接贪腐,但其消极怠工、不作为行为,严重拖慢工作效率,浪费企业资源,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寒心,破坏了企业内部的作风生态。
遏制“躺平式”作风从工作态度蔓延到价值观念,也需各方协同发力。组织部门应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让积极作为者有舞台,让“躺平者”受警醒;纪检部门要加强监督执纪,对不作为行为严肃问责;同时,也要关心关爱干部,为他们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企业应以此为抓手,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将廉洁从业、积极作为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教育,摒弃“躺平”思想,提高员工的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励全体员工为企业发展共同努力奋斗。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