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雯
六月的太阳像枚烧红的古铜钱,沉甸甸地悬在城市上空,将钢筋铁骨的工地镀上一层灼热的光晕。蝉鸣如锐利的银剪,裁开清晨的寂静,塔吊早已刺破云层,在蓝天下勾勒出冷峻的工业图腾。钢筋与水泥交织的战场上,一场关乎生命的叙事正在展开——这是属于安全生产月的六月,是用警惕与责任构筑的生命防线,更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庄严舞台。
清晨,安全帽整齐排列在工具架上,黄的、红的,像等待出征的士兵。工人们踏着露水而来,互相检查着反光背心的扣带,用带着方言的问候交换安全嘱托。安全员小汪总爱把“安全绳不是摆设”挂在嘴边,他布满老茧的手会挨个触碰每一处卡扣,像抚摸孩子的额头般细致。班前讲评台上,一件件事故案例的讲述让空气瞬间凝固,那些破碎的家庭、未完成的工程,都化作悬在每个人心头的警钟。
正午时分,脚手架上蒸腾着热浪。钢筋被晒得烫手,却没人敢摘下手套操作。新入职的小王想抄近道跨过防护栏,被李师傅一把拽住:“娃,这十公分,跨过去是医院,跨不过去是天堂。”这话糙理不糙,在建筑工地上,每一条安全规范都是用血泪写成的教科书。洒水车定时经过,在扬尘中划出湿润的彩虹,降温的不仅是燥热的空气,更是紧绷的神经。
暮色如墨,渐渐晕染了天际。安全员的身影依旧穿梭在工地的各个角落,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安全的距离。配电箱的封条完好无损,消防器材在支架上严阵以待,围挡上的安全标语被夕阳染成血色,字字千钧。食堂飘出的饭菜香里,混着电视里安全知识竞赛的解说声。获胜的班组捧着冰凉的西瓜,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心肺复苏的操作要领,笑声中带着对生命的敬畏。
六月的雨说来就来,打在安全警示旗上噼啪作响。积水坑旁迅速竖起“小心地滑”的警示牌,电工们冒雨检查线路,确保没有漏电隐患。这场雨冲刷着工地上的尘土,也洗净了麻痹大意的侥幸心理。夜晚,值班人员的手电筒光束划破雨幕,在钢筋森林间编织成细密的安全网。
当安全生产月的旗帜在六月的尾声缓缓降下,工地上的故事仍在继续。那些反复检查的安全绳、每日更新的隐患台账、无数次的安全演练,早已将“安全”二字刻进每一寸混凝土里。这不仅是三十天的特别行动,更是贯穿建筑行业始终的生命长歌。在钢筋水泥的交响乐中,安全是最坚实的节拍,守护着每一个平凡而珍贵的梦想,让高楼大厦在坚实的地基上,向着蓝天生长。
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进程中,只要提及当年32111英雄钻井队血战火海和中国灭火队赴科威特扑灭油井大火的事件,至今令人难以忘怀。
沐浴着新年的阳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1月28日,韩家湾煤炭公司四届一次职代会暨2024年工作会隆重召开,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职工代表齐聚一堂,在回顾总结2023奋斗成果...